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2023年3月16日上午10点市自然资源局组成员、总规划师朱城华接受三明市政府门户网站专访就“优化城市布局,加快大三明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主题与广大市民直接在线交流,倾听群众心声、解答热点难点问题。
网友们上午好!这里是三明市政府网“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小黄,很高兴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朱城华,他将就“优化城市布局,加快大三明中心城市规划建设”这个主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朱总规划师,您好,欢迎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多提宝贵意见,也感谢大家对三明中心城市规划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我们了解到自实施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以来,三明中心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推动三沙永融合发展,加快大三明中心城市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重要战略部署,您能为我们解答一下大三明中心城市的提出背景吗?
好的。把握行政区划调整机遇,将三元区、沙县区、永安市组团融合发展,打造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大三明”中心城市是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工作部署,为三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此背景下,2021年9月,三明市第十次代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大三明”中心城市。
好的。2022年3月,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三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规划》,提出以“提升三明中心城市人口集聚能力”为战略出发点,立足区域发展新格局,进入打破地理边界、抱团作战的城市群发展新时期。我局紧抓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契机,将《三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空间结构、空间布局等衔接落实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我局先后多位国内规划领域知名专家、省自然资源厅及上海规自局等专家团队来三明开展规划调研指导工作,目前《三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通过专家评审。
从客观角度来说,三明受到自然地理及人文条件影响,城区沿沙溪河谷带状、组团串联的空间结构特征明显,针对这一特征,《三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规划》提出中心城区沿沙溪河发展形成“一轴两带双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以沙溪百里画廊发展带串联核心三元区、北翼沙县区、南翼永安市,带动周边山水组团(三沙生态旅游区、三永生态旅游区等)、产业组团(吉口组团、荆东荆西组团、富口组团、贡川组团、埔岭汽车园组团等)、外围郊野组团(即位于三沙永核心外围的具有丰富自然景观的镇和乡村),重点突出两区一市的差异化发展,功能统筹、生态共治、空间整合,交通互联互通,围绕空间拓展,着力构建三沙永融合发展格局。我局从区域交通、优化空间、产业升级、品质提升等方面就三沙永各自为政,组而不团,融而不合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力求加快提升中心城市吸引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促进人口产业集聚。
为了高效推动中心城市做大做强,促进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区域交通是关键,请问交通方面我们做了哪些研究?
区域交通发展是三沙永融合发展重要基础支撑。构建高效便捷绿色智慧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时效性目标,进一步缩短与周边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构建以高铁、城际铁路为主导的客运铁路网体系,打造多式联运的客运枢纽,加强交通系统之间、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提高全过程的交通体验。依托航空、铁路、公路、航道,构建现代化货运物流体系,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
构建组团融合型中心城市发展格局,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充分挖掘三沙永腰部区域的地位与价值,以“兴文旅、聚产业”为突破,沿沙溪百里画廊发展带,提升沙溪河谷腰部区域,运用一体化手段将将三沙生态旅游区、三永生态旅游区打造为生态绿芯作为建设生态康养服务型城市的核心承载区域,拉近空间距离,将其打造为空间规划的亮点。其中:正在编制的“三沙永”一河两岸百里画廊规划范围从沙县区至永安市沙溪河段长约100千米,并沿河道两侧各延伸1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围绕三沙永沙溪流域构建文旅经济带。对永安市至沙县区沙溪两岸进行统筹规划,旨在依托沙溪的资源本底,构建一河两岸山水格局,借势盘活土地资源、畅达交通体系、完善功能配套,串联“三沙永”生态文化资源,缝合“三沙永”城乡空间组团,加快释放区域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正在编制的三永生态旅游区规划通过挖掘三永腰部沿线休闲、文化、旅游景区资源,发挥桃源洞鳞隐石林景区、贡川古镇、格氏栲景区、万寿岩景区等人文、森林、历史旅游资源优势,激活地域文化生命力,打造以森林康养、休闲功能为主的生态旅游区。规划策划了包含横坑温泉·野养生态谷、万寿岩闽台国际研学营地、桃源洞山地运动公园等共计30个文旅项目。目前,已实施建设万寿岩遗址公园保护提升改造项目、三钢万寿岩学院、鱼塘溪(岩前段)河流水生态健康修复综合项目、忠山十八寨村庄等品质提升项目等。已完成编制的三沙生态旅游区规划通过生态旅游大、小环线建设,推动地学研学旅游产业区、文化体验旅游产业区、生态保育观光产业区开发,拉动研学、康养、创客、休闲度假等其他三产服务业的发展。规划策划了包含瑞云山、大佑山旅游配套建设、水美文旅小镇等共计25个文旅项目。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垄东停车区改扩建及三沙生态旅游大道等项目建设工作。
您刚才提到,中心城市做大做强需要产业升级,这给我们很多期待,请问产业方面,规划建议如何开展?
工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三明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现有园区较多且分布较为零散。2022年11月,三明市启动市区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工作,从破解园区小、散、弱等问题入手,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推动园区发展升级,在园区整合提升过程中,三明市依托“三明经济开发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块牌子,将小蕉工业园、三明信息产业园、荆东工业园、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坂现代物流园、翁墩物流园、三明智能机械装备产业园、台江工业集中区、汇华工业园、高源工业集中区划入三明经济开发区,已完成企业入驻区域、新开发区域划分;金沙园二期划入“三明高新区”,已完成产城融合商住土地开发区域划分。分别整合三元区、沙县区相关工业园区。我局根据《三明市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实施办法》,积极配合开展三元辖区内园区整合提升工作,认真落实并划定园区整合用地边界,共划入三明经济开发区用地22.2平方公里,加快推进园区整合前期工作。紧抓沪明对口合作重大机遇,为沪明共建产业园积极提供规划服务保障工作。
有的,为整合市区仓储物流用地,承载翁墩、桃源片区腾退的物流企业、汽车4s店等项目,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优化用地布局结构,改善民生短板,规划打造六十洋现代物流园。地块位于205国道小蕉段南侧,临近小蕉工业园及三钢厂区,现状主要为列西村集体土地,地块整体地势南高北低。目前地块内已有三钢固废厂、碳基科技等工业用地及部分临时仓储物流厂房。物流园周边现状已有205国道、北山路、沙蕉公路组成的交通路网体系,能够便捷联系小蕉工业园、三钢厂区并快速连接国道往南北进出城。规划包含205国道及北山路围合范围,面积约1700亩,依托小蕉工业园、三钢集团等产业优势,打造为集交易、仓储、配送、公共服务、物联网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也可作为翁墩物流园、桃源片区等物流企业退城入园项目。龙源山地块作为六十洋物流园远期拓展用地,面积约1400亩,与六十洋地块共同打造现代物流园。
中心城市规划建设重点板块主要有三沙生态旅游区、三永生态旅游区、三明生态新城、陈大瑞云片区、荆东荆西片区、永安贡川片区、永安南部片区等。市委市政府将结合我市实际,分步开展以上板块的实施工作,以促进三沙永组团有机融合。其中以三明生态新城为融合发展近期实施板块的重中之重。
好的。我局始终坚持规划引领,邀请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来明指导,充分衔接市委主要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提出的推动中心城市组团发展工作要求,进一步梳理工作思路,深化中心城市发展规划。持续开展生态新城规划编制及城市设计研究工作,去年12月,完成生态新城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为生态新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规划支撑。在推进具体项目上,先后为生态康养城、市委校迁建、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分院、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三沙生态旅游区服务区和三沙生态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产业发展项目做好用地服务保障工作。
坚持生态优先,构建市域生态格局。稳步推进市、县两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控制城市周边山体开发规模与强度,加强山体自然形态保护,重点推进地质灾害多发区、矿山修复区及河道生态修复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如在陈大片区单元控规,按照不同层级,结合山体规划建设智慧康养体育公园,结合现有名木古树等规划建设口袋公园;在富兴堡单元控规中,既充分挖掘东牙溪生态水系,建设生态景观,又充分利用交通等防护绿带,建设口袋公园、休闲健身公共空间。积极构建“15分钟生活圈”,完善“一老一少”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好的。居住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和政府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完整居住设计建设指南》《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15分钟生活圈是以居民步行十五分钟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人口约为5-10万人、步行距离约为800-1000米的居住区范围,可以理解为一个满足“衣食住行,文体教卫”等生活日常所需的,步行可达的社区生活基本单元。为了尽快推进落实15分钟生活圈目标,依据我局编制的社区布点专项规划,近年我局以新出让地块作为三明主城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新出让地块中积极规划配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来推动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而老旧片区主要以微更新、改造现有低效闲置空间及开放附属空间等方式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功能,营造老旧片区15分钟生活圈。
坚持以民生诉求为导向,和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发掘片区优势,注重“旧”转换、刺激“新”活力,协调部门联动。针对市区交通堵点难点,全面梳理市区市政道路负面清单,完成市政道路“卡脖子”路段、过街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形成9个市区道路联通工程规划项目,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结构。针对下洋南永新村17栋居民反映道路不通影响安全问题,经现场核实,结合规划和周边地块开发,预留出7米公共通道解决群众出行安全问题。针对圳尾社区居民反映的劲松路交通拥堵问题,结合卫校及周边地块开发,规划绿岩路与劲松路联通道路,形成交通“微循环”,分流劲松路车辆。针对群众反映的虎头山路交通拥堵和安全性问题,对虎头山路局部路段进行拓宽,并在新市路与虎头山路交叉口增信号灯,提升交通安全性,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积极推进市政道路补短板“百日攻坚”行动,推进长安路上跨鹰厦铁路桥建设,推进205国道大坂互通、工业西路立交及连接线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构建三钢片区安全有序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
城市是美好生活的依托,城市品质关乎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既是时代之需,也是民心所向。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品质提升贯穿始终,这方面我们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以城市更新工作为重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坚持“留改拆”并举,着力挖掘保护历史文脉,尊重历史脉络,助力保护与更新协调发展。按照“服务品质做加法,建设总量做减法”的做法,老城避免大拆大建,以低强度低密度开展城市建设,加强工业建筑的保护,有效展示工业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步完善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依托,一老一少、社区卫生等专项服务设施为补充,市场等商业服务网点为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老旧小区改造,限制住宅拆旧建新,通过提高返还比例,鼓励异地安置,将人口向新区、组团引导,疏解老城区,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我局将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做好要素服务保障,乘势推进中心城市更高水平融合发展。
生态新城在疏解老城区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什么作用,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有什么新思路?
您好。生态新城将紧紧围绕“生态康养、教育培训、商贸物流、数字经济”的定位,加强科教文卫、道路交通、城市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增强区域积聚力,吸引产业及人口入驻生态新城,解决老城区交通拥堵、公共配套设施不足、人口密度过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