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岭南三月,春意随风潜入村庄。又一个植树节的到来,为中山市古镇镇12个村启动“绿美计划”开了头:
冈东村村口的主干道一侧,2个月前建成的花圃里已是花木飘香,3月12日,村里在一路之隔的另一个“缝隙”地块种上了红檵木等树苗,撒下花种,未来一年,村里还将陆续启动建设10多个绿美生态项目;海洲村则计划对村公园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不仅改造陈旧的基础设施,更要推动公园整体环境的绿化美化升级……
本地企业也在行动。中山花木城园林有限公司(下称“花木城园林”)负责人谋划着,在去年为海洲村捐建10个“四小园”的基础上,今年如何结合“乡土文化”等元素,利用环境艺术设计等新理念,为这个结对村添绿更添美。
村村有行动、企业有想法的背后,是古镇镇发起的一场城乡一体化绿美攻坚战。日前,古镇正式印发绿美大会战工作方案,围绕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绿美中山生态建设工作要求,深度结合本地花木、灯饰产业发展,融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怀抱“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灯都”两块招牌的古镇,希望发挥特长、展现特色,探索一条绿美新路径,争当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特长生”。
走进海洲村,小公园的空地上碧草如茵,点缀着雅致的景观石,悠长的小径边种上了小灌木,配上了可供人休憩的石凳。这里空间不大,但错落有致的绿意让人感到惬意。村民房前屋后、校园院里院外的小空地上,也都种上了各种花草,为村容村貌增添了一抹亮色。
这种利用村里边角位置空闲地块建起的“四小园”,海洲村去年新建了10个。海洲村党委书记甘伟强介绍,去年,在古镇镇政府的牵头下,花木城园林与海洲村结成了“对子”,共同推动绿美村庄建设。村里负责充分摸排辖区内绿化不足或缺失的地块,确定合适种植花木的区域;作为古镇本地的花木园林企业,花木城园林则发挥专项,针对闲置地块进行规划、设计,在“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等方面给出专业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四小园”规划建设方案。
经过古镇镇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审核,去年,海洲村按照设计方案启动了“四小园”建设。确切地说,是花木城园林承担起了村里10个“四小园”的“一揽子”捐建工作,从花木选送到园子设计、建设,再到苗木种植,为村子提供了“一条龙”的帮扶。
海洲村农业以发展花卉、苗木为主,本来就是古镇重要的“花木村”。在绿美村庄建设上,海洲村也没有坐等企业的结对帮扶。甘伟强介绍,去年开始,村里对水旁、路旁、村旁、厂旁、屋旁以及山边、水边、路边、村边、景区边等“五旁地”“五边地”进行了梳理,利用这些闲置地块,打造新的景观带、小园子,用绿意扮靓村容村貌。
海洲村北海工业园,与顺德均安仅有一条小河涌之隔。过去,河涌岸边无人管护,杂草丛生。春节前,海洲村优先从本村购置花木,在河涌岸边种上了1000多棵火山榕、300棵落羽杉和130棵宫粉紫荆。
历经冬天,紫荆枝头依然盛发着粉红色的花朵,叶子绿油油的火山榕郁郁葱葱,笔直的落羽杉正在静静等待春光。有花有木,高低错落,一道崭新的“景观墙”,让以往缺少绿意的工业区一下子有了生机。
古镇的城镇化率很高,很多村开发强度、建筑密度都已经很高,未来,树还能往哪里种?还能种多少?成为新的难题。
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林业乡土专家蔡显华有新想法,他认为,古镇的绿美村庄建设,要通过“提质”找到新的突破口。
“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手段,打破常规的植绿方式,比如在民居的外立面设计一些新的绿植元素,让绿色‘上墙’,让村庄更美。”蔡显华表示,古镇的很多村都有悠久历史,例如古一村、冈南村已经立村800年左右,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因此,在新一轮的绿美村庄建设中,应注意将植绿与乡土文化结合起来,多选种乡土树种,多融入村庄文化元素,用丰富的乡土文化去做精有限的可种空间,切实提升群众在绿美行动中的收获感。
位于道路转弯处一侧的一块狭长空地上,一个精致的小花圃沐浴在夕阳下。园子里高挑的簕杜鹃,分层盛放着紫色的花团,低矮的绣球、万寿菊则簇拥在景观石边,散发出阵阵香气。石板铺成的小路从路口延伸到远处,步行经过这里,犹如穿行在花径中。夜色降临之后,园子里的灯光自动亮起,花木在夜色里,依旧保持光鲜亮丽。
冈东村党委书记区立森介绍,这个路口位于古镇岐江公路旁,是进入冈东村也是进入古镇镇的重要“门面”。路边的这块空地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此前因为长久无人管护,生出了杂草。去年年底,冈东村启动绿美乡村建设,邀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这块不算规整的空地进行了规划设计,今年1月,村里投入50万元正式启动了建设。
这只是冈东村绿美计划的一部分。区立森介绍,冈东村已经邀请专业综合设计咨询机构对全村今年绿美建设工作出具了总体规划方案,同时,也为年度计划中的每个子项目一一制定了设计方案。按照计划,今年村里将围绕2个公园、2条主干道、2条示范路、10个“四小园”共计16个项目启动绿美乡村建设,预计总投资约250万元,年内全部建成。
“这些项目中,很多是改扩建,除了基础设施升级,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增绿添美。”区立森以冈东村党建公园项目为例介绍,该公园是在村里原来一片已经废弃的校园上规划设计的,在保留现状建筑物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将增建前、后广场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同时在公园内设计了阳光草坪,并在绿地上和公园周边种植绿化树木。未来,群众在园中休闲娱乐,就能随处享受绿荫。
冈东村还广泛发动企业、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绿美乡村建设。在古镇开元灯饰配件城周边,企业承担起主干道路边以及配件城周边空地的美化绿化工作;乡贤、商协会等群体也积极捐资捐树、认种认养,为本村绿美建设贡献力量。
引入规划设计的专业力量,形成蓝图和方案,让各村开展绿美建设有了方向感。古镇镇农业农村局局长蔡中文介绍,古镇镇坚持以规划先行引领绿美生态建设,去年镇政府邀请发动5家具有规划设计专业能力的本土企业、机构,担当全镇绿美生态建设“专业顾问”“执行总监”“技术指导”等角色,完成对全镇绿美生态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同时结对帮扶12个村,负责“送图进村”“服务进村”。
在“全镇一张总图+每村一张小图”的绿美建设规划体系下,古镇明确了植绿区域、苗木品种、种植数量等信息,为绿美生态建设行动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按照最新出炉的绿美大会战工作目标,古镇今年将在全镇范围内增种绿植8万株,其中增种乔木1.3万株,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在村企结对的模式下,古镇的12个村也均已于日前完成了“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
蔡中文认为,从高度、广度、横向、纵向多个维度上来观察,古镇镇的绿美生态建设工作都达到了空前的“高规格”。
从高度上来看,今年2月,古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总指挥的绿美大会战工作指挥部,将绿美生态建设上升到“一把手工程”的高度。同时,落实“三个三”工作机制,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建立领导机制、排查机制、联动机制“三项机制”,做实筹集一批资金、开展一次集中植树、打造一批示范点“三项举措”,用好党员、志愿者、专业力量“三支队伍”,确保凝聚力量让“高规格”的大会战打出实效。
从广度上来看,古镇将绿美生态建设工作定位为一场全镇总动员的大会战。根据《古镇镇绿美大会战工作方案》,古镇镇以实现河湖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为主要目标,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绿美建设行动,用“绣花功夫”勾画和美乡村画卷,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绿色空间”。大会战注重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爱绿植绿护绿”成为社会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着重统筹“双联双助”单位结对帮扶力量,发挥乡村振兴促进会平台载体作用,推出小程序发动社会认捐,发动志愿服务队、工会义工队、青年突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以及各商协会、民营企业家、海外乡亲、乡贤等群体,为绿美生态建设出资、助力。
从横向上看,这场绿美大会战涵盖绿美村庄、绿美河道、绿美交通、绿美厂区、绿美田园、绿美公园、绿美校园、绿美庭院“八美”行动,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覆盖了全镇的角角落落。
从纵向上看,这场绿美建设行动从规划到设计,从选种到种植、管养,都完成了制度化设计。目前,古镇镇已经印发多份指导性文件,分别对2024年村庄绿化实施、苗木供应渠道和保障措施、城乡绿化树种选择和种植等工作给出了方案和技术指引,实现了对绿美生态建设工作的全流程把控,体现了高度的专业化理念。
2024年截至2月底,古镇全镇已开展植树活动26场,已种植绿植5.1万株,种植面积超过7公顷。全镇投入绿化工作资金约420万元,其中社会资金占约100多万元。
植树节的到来,成为古镇向全社会发出的一个“信号”:清明节前,古镇将在全镇范围掀起一波绿美生态建设新高潮。
去年以来,古镇聚焦打破高质量发展瓶颈,启动了“工改”、治水、项目、交通、绿美“五大会战”。其中,绿美大会战,成为古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采取的实际行动。
在冈东村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这个流动人口数量达到7000人的大村,拥有灯饰照明、花木种植两大支柱产业。在推动绿美村庄建设的过程中,村里非常注重将绿美行动与当地产业结合起来。
在参与力量上,冈东村广泛发动灯饰照明产品销售企业参与配件城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商城周边的环境改善了,企业商铺“门面”更靓了,村容村貌也得到优化提升,企业主和村民都有了实在的收获感。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背后,是产业的深度联动。去年以来,古镇各村陆续启动的绿美生态建设项目,大都从本村或周边的花木企业采购苗木,一些项目中采用的灯带等照明产品也采购自本地商家,积极带动了古镇本地花木产业、灯饰照明产业的“内销”。
照明灯饰、花卉苗木,分别是古镇镇两大支柱产业。在这场全镇总动员、全民齐参与的绿美大会战中,我们清晰地看到绿美建设与本土优势产业深度结合的逻辑,两者既互为借力,又彼此助力。这种良性互动,为全民参与绿美生态建设提供了深层次动力。
这场与本土优势产业深度结合的绿美行动,成为古镇探索城乡协同、产城融合,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