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在山西省阳泉市水泉沟村和荫营镇一带,有一个3.1亿年前的木化石群。2022年开始,科研人员就持续在这里进行发掘、研究。
近日,他们新发现了大量鳞木类化石,这也是目前我国古生物化石发掘中保存最完整的鳞木矿化标本。
总台记者 崔肖冉:这两块就是刚从发掘现场采集的鳞木化石,用手摸一下,一片挨着一片,凹凸不平。我们还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它们的排列方式各不相同,一个是竖着的,而另一个是横着的。
阳泉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工作人员 白志君:不同排列方式反映出不同的鳞木种类,反映了当时鳞木的多样性。
这两件鳞木化石,一个呈平面,一个呈立体形态。平面这件化石当时埋藏条件不好,已经变成一层煤炭了。这件立体的保存环境很特殊,是在半咸水的盐水里,隔绝了腐烂的过程,被矿物质填充,形成了钙化的鳞木化石。目前国内就没有找到这么好的,这也是阳泉石炭纪矿化木化石的一个珍贵之处。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近十种鳞木类化石,都集中在距今3.1亿~2.9亿年之间,也就是石炭纪,这是地球上形成大规模茂密森林并孕育煤炭资源的重要时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 王军:目前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完整的鳞木矿化标本,首先是科学上的价值,比如说人们都知道煤是植物形成的,那究竟是什么植物形成的,传统上这些标本的保存让我们研究的深度达不到。那么现在这种化石材料就能明明确确、清清楚楚地展示这个物种是什么物种。
有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记者和科研人员触摸古生物化石都没戴手套,这样会破坏化石吗?
专家表示,古生物科考和文物考古不同,文物大多保存在松软的土层,而化石保存在坚硬的岩层。由于文物年代较近,可以做碳-14测年,或检测物质组成,一些文物也容易受到汗液的侵蚀,所以触摸时要佩戴手套。而古生物化石在地下埋藏较久,本身已经是岩石,清理杂土或者胶水加固时,佩戴手套会操作不便。所以接触古生物化石时不需要佩戴手套。
在山西阳泉3.1亿年前的木化石群发掘现场,科研人员还发现了目前国内个体最大的科达类木化石,距今约2.95亿年。那么,科达是一种什么植物?科达类木化石又有哪些科考价值呢?
据了解,科达是一类已经绝灭的裸子植物,多为高大的乔木,也是重要的可以形成煤炭的植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通过相关复原技术,推测这株科达木在当时大约有43.5米高。专家介绍,这棵树倒的方向朝东,反映了当时水流的方向是由西向东,推测当时大海可能就在阳泉东南方向。
除了树木的种类,木化石群还揭开了3.1亿年前植物的哪些秘密?研究人员使用显微镜,将鳞木类化石、科达类木化石的内部微观结构放大数百倍,又将有哪些细节展现在我们面前呢?
阳泉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工作人员 白志君:这是距今3.1亿年前的鳞木化石,显微镜下看,它保留了树木髓部的木质结构,以往对国内鳞木结构的了解并不清楚,这个髓部结构都保存得特别清楚。现在科学家正在实验室里进一步开展它的研究工作。
据了解,中科院对阳泉3.1亿年前木化石群进一步研究分析后,科研人员在树木内部发现了数量可观、结构精美的化石真菌和大量疑似甲螨粪便的化石;而且还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扎根在另一种树木内部的“哺育木”现象。
3.1亿年前的树木到底长啥样?记者依据科研人员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和参考图,通过AI技术复原了3.1亿年前的鳞木和科达树的树干。
总台记者 崔肖冉:我现在穿越到了3.1亿年前的一棵科达木前。这是树干最粗的地方,大概是我腰围的4倍,而它的高度竟然达到43.5米,是我身高的25倍。
接下来我又穿越到3.1亿年前一片鳞木中,漫步在10米高的乔木林,来一场梦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