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太平天国的李秀成可谓是经天纬地之才,尤其是在军事上立下汗马功劳,奠定了太平天国的中兴基础,打得湘军望风披靡,一度让曾国藩寝食难安。可惜的是洪秀全气数已尽,不听李秀成的正确意见,导致天京城被攻破,即使李秀成使出全身解数也无力回天。虽然李秀成一世英名,可是在战败被俘之后,写过自供书,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认为这是他唯一的污点,那么真相是什么样子?
李秀成写自首书原因太平天国大势已去,李秀成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即使这样他依然护送洪秀全的儿子“幼主”突围,看到“幼主”骑的不是战马,跑的不快,把自己的战马换给“幼主”。又亲自断后,带着“幼主”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城外。那段时间李秀成几乎没有休息,一直在奋力拼杀,早已疲惫不堪,终于力竭被俘。李秀成被俘后依然泰然自若气盖山河,只求一死,先是押到曾国荃那里,用尽酷刑,李秀成面不改色,曾国荃知道对于这样的将领,无论多么残酷的毒刑没什么意义。如果把他立刻就杀了,还成全了他的英名。曾国荃知道李秀成的价值,可是自己没办法,于是他把李秀成带到曾国藩那里,希望曾国藩有所斩获。曾国藩是个很有智慧的人,他要从李秀成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为了利益最大化,他和李秀成进行一次长谈,李秀成为了速死,告诉曾国藩,如果把他送往京城,那就身不由己,自己掌握的信息有可能对曾国藩不利,最好立刻把他杀掉。曾国藩认可他的意见,要求他写供书,请注意,这个供书是曾国藩的要求,为什么要一个必死无疑的人写供书,老谋深算的曾国藩不会和任何人说。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供书一定是曾国藩迫切需要的东西,于是两人达成共识,在不到十天的时间李秀成写了三万多字的供状史称自供书。
曾国藩读了李秀成的自供书,大惊失色,很快处死了李秀成。按照朝廷的要求李秀成必须要带到京城审判,曾国藩居然处决了李秀成,可见这份自供书是何等价值。面对这篇自供书,曾国藩开始做起了自己的文章。他对自供书进行了大量删改,至于他修改了哪些内容,没人知道。没办法,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曾国藩版的自供书成为史学家褒贬太平天国的根据,李秀成的形象也因为这版自供书而众说纷纭。
曾国藩曾孙公布自供书线年,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把家族收藏的《李秀成亲笔供词》公布于世。这是李秀成的原文,一时间史学界兴奋不已,一时间对李秀成的各种拨乱反正纷纷出台,曾国藩删改自供书的真相才浮出水面。那么,曾国藩修改了哪些内容呢?首先,在洪秀全死亡的说法中,李秀成写的是天王已经病重已久,在四月二十一的时候就病死了。在曾国藩的版本中,做了这样的描述:因为清军攻势凌厉,造成太平军大量伤亡,洪秀全部殊死抵抗,被湘军攻破城门,绝望之下,于五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曾国藩利用这个事件美化湘军。
在李秀成的供词中描述了自己的被俘过程,孤身一人他逃到了天京城东南的荒山上,由于所带珠宝引起怀疑,被当地地主武装抓获。但曾国藩改为湘军对李秀成紧追不舍,慌不择路的李秀成逃到天京城东南的荒山上,被勇猛的湘军抓获。在很多细节方面,为了湘军的形象,曾国藩也是煞费苦心,比如:李秀成保护幼天王从城中突围的时间是晚上七八点左右,这是部队战斗力最强的时候,尤其是湘军,是围城的一方,有足够的休整时间。这个时候更是吃饱喝足志在必得的时刻,李秀成居然突围成功,说明湘军无能。曾国藩把突围时间改成了四更,也就是凌晨一两点。时间这样一改,无形中表达了湘军奋力杀敌不舍昼夜,废寝忘食的精神,在军队最人困马乏的时候,李秀成才趁机逃跑,可以说这一段曾国藩改的有水平。
最重要的是,作为太平天国核心将领,李秀成说了很多太平天国的秘密,涉及政治,军事等很多领域,很多内容和曾国藩以前上报于朝廷的奏折有很大出入,甚至一些内容截然相反,自供书一旦如实禀报,后果不堪设想。虽然曾国藩的湘军也是为大清立功无数,可是湘军有很多事情也是骂名滚滚,尤其是在战争中缴获无数金银财宝,都不知去向,引起政敌非议。太平天国的京城天京久攻不下一直是曾国藩的另外一块心病,朝廷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曾国藩一个说法。曾国藩一直没有合适的理由,在这份供词中让他大喜过望的是,他找到了机会,他将李秀成写的天朝十误当中的 “误立政无章……而性命无涯”改成了“误不应专保天京,扯动各处兵马”。
相当于用李秀成的描述为湘军开脱,意思是太平军把全国的兵力都调往天京,誓死保卫洪秀全,这样一来,其他地方就兵力空虚,体现出曾国藩的老谋深算。因为那时候,除了湘军,还有李鸿章带兵攻陷江苏,左宗棠指挥部队攻陷浙江,经过这么一改,巧妙地贬低了李鸿章,左宗棠的功劳,湘军形象就高大起来了,天京久攻不下显得情有可原。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原供词中有很多对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俩的赞誉之语,不知道是李秀成为了取悦曾国藩还是有别的意思,为稳妥起见这类言词全都被删。
李秀成不容被污蔑长期以来,曾国藩删改版的李秀成自供书被解读成自首书,进而演绎出在曾国藩面前流露出贪生怕死之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胡适,他在《从战争到五四运动》写到,“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后期作为一个重要支柱,虽然犯了不少错误,但不失为一个勇敢的战士,在遭到失败时,为绝望的心理支配,表现出了可耻的动摇和变节”。这个说法几乎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长期以来对李秀成的名声造成一定的影响。实际上李秀成作为一位优秀的军事家,非常清楚自己的命运,而且经过多年残酷的战火洗礼,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之所以写自供书也无意为自己辩解,他知道历史不会是失败的一方书写,历史的真相也不是曾国藩可以决定。
李秀成原文版的自供书面世后,为李秀成洗刷了不白之冤,在自供书中李秀成讲了他参加太平天国的经历,以及太平天国的错误。在他的叙述里流露出太平天国的强大,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内部出了问题,如果不是这样,曾国藩的湘军不值一提。这一点让曾国藩非常羞愧,因为曾国藩知道和太平天国的将军相比,自己不能算是会打仗的。李秀成作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对太平天国居功至伟,他的出现是太平天国走向没落的时候,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天王洪秀全与杨秀清在1856年9月引发“天京事变”。杨秀清、韦昌辉等军事骨干被杀,翼王石达开带兵出走,太平天国自从建立后,面对清军一向顺风顺水,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这一次内讧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清军闻讯后喜出望外,抓住机会进攻太平军,一路上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很快就围困了天京。时危见臣节,李秀成脱颖而出,被洪秀全提拔为重要将领。1857年7月他提出建议:先打下庐州(今合肥),再攻击清军江北大营。9月下旬,李秀成与陈玉成收复浦口,击败江北大营,解除了对天京的围困。然后他们乘势追击,多次打得湘军溃不成军。面对英法的洋枪队清军一触即溃,李秀成率部三次击败洋枪队。而且击毙了两个外国军官,他们就是帮清军作战的“常胜军”指挥官华尔和法国海军提督普罗德,震惊中外。而且一些重要城市比如苏州杭州都是李秀成打下来的。因李秀成功勋卓著,天王洪秀全称其为“万古忠义”,封忠王主持朝政。
到1861年12月时,李秀成已经占领了苏南和浙江的大部分州县,大清帝国最富庶的地区都在太平天国手里,太平天国获得了广大的战略腹地,迎来一个鼎盛期。要知道这个鼎盛期是在那些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都不在的情况下,而且军队士气低落,建制被弄得支离破碎的期间取得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才俊李秀成居然成功地帮太平天国续了命,可以说李秀成的军事才能是出类拔萃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已经成为故事,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英雄未遇明主,作为一代军事奇才,李秀成不愧于忠王的称号,他至死不渝的大无畏精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明珠,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