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核心提示:园林苗木有哪些常见品种?在实际应用中,综合了植物的生长类型的分类法则、应用法则,把园林植物作为景观材料分成乔木、灌木、草
园林苗木有哪些常见品种?在实际应用中,综合了植物的生长类型的分类法则、应用法则,把园林植物作为景观材料分成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木植物、草坪以及地被六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植物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结构形式,这种空间形式或是单体的,或是群体的。
法桐、柳树、大叶女贞、香樟树、青枫、黄金槐、栗子树、柿子树、樱花树、龙爪槐、紫玉兰、白玉兰、黄玉兰、红玉兰、碧桃、桃树、白蜡树、垂柳、红叶李、紫薇树、红枫、国槐、栾树、桂花树、银杏树、木瓜树、107杨树、108杨树、意杨、红叶杨、青桐、枇杷树、乌桕、合欢、金丝柳、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石榴树、刺槐、桑树、榉树、朴树、广玉兰、马褂木。
花灌木主要品种有: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小叶黄杨、大叶黄杨、金边黄杨、北海道黄杨、红叶石楠容器苗、红王子锦带、红瑞木、龟甲冬青、金银木、连翘、迎春花、棣棠、贴梗海棠、金叶女贞、红叶小檗
蜀桧、龙柏、刺松、塔柏、洒金柏、侧柏、黑松、五针松、铺地柏、沙地柏、雪松、高杆龙柏、圆柏。
尽管世界政治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园林苗木产业发展态势应属审慎乐观。苗木市场复苏的态势,价格回升的走势比较明朗,苗木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向好。
2020年是“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目标实现的期限,中央和地方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很大,从公开资料提供的数据看,今后3-5年投资产生的商业机会在百万亿以上,园林苗木产业发展的空间与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花卉苗木”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范畴,为花木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是促导产业发展升级的极大利好。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等战略实施,投入资金大,持续时间长,带动的生态景观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均可与园林苗木产业对接。
这两年是“十三五规划”大力实施和PPP入库项目密集释放和爆发的节点,这对园林市场复苏和苗木销售极为有利。经过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尤其是通过这几年去库存,淘汰落后产能,大部分低端垃圾苗将基本出清,高端优质和新优特色苗木的应用将成为市场主流,从而形成更趋健康、可持续的产销供需格局。
观察分析市场趋势,未来西部和华北仍是园林苗木产销的主战场,园林市场空间大,需求旺盛;中部地区生态景观建设,东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公园和森林城市建设、景观绿化改造提升以及特色小镇建设的需求量也非常可观,地产庭院景观和屋顶立体绿化的需求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商机依然很大。
总之,在新经济时代,苗木产业必须在重新定位的基础上转变生产方式,加强科技研发和中长期投入,在产品结构优化和产销模式创新上取得突破。
今年东北绿化随着工程量的增加,对苗木有很大需求,其中,我认为五个品种前景最广阔。
一是乡土树种。东北地区很多乡土树种因生长慢、繁殖难,常都被忽视。而一些城市建设部门盲目引进外来树种,更是走入了绿化误区。如今,很多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乡土树种,如大叶朴、小叶朴、辽东栎、蒙古栎以及一些槭树科乡土品种,这些树种适应性强,将在绿化中唱主角。
二是观花小灌木以及观果苗木。城市要真正靓丽起来,少不了应用有花的植物来进行点缀,像山桃、山杏、山梨、山楂等观花时间长的小乔木在绿化市场上不可或缺。而一些观果的乔木品种如忍冬等如能进行适当应用,绿化效果则更丰富。
三是色叶树,金叶白蜡春季叶片金黄,夏季变成黄绿,秋季落叶期呈金黄色,整个生长季叶片颜色艳丽。在城市的休闲公园中应用前景广阔。
五是珍贵树种,如东北红豆杉、银杏、华山松等,这些树种大多价格高、生长慢,但观赏价值高,在城市公园中起点缀作用。城市中以乡土树种为主打,引进三至四种外来珍贵品种更能彰显绿化水准。
在过去的几年中,北京启动了增彩延绿、百万亩平原造林绿化等工程,环境改善成效显著。据了解,在未来三到四年,北京将再次启动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助力首都生态建设。
基于上一阶段北京平原造林每亩46株的设计标准,北京地区仅平原造林这一个绿化项目将有4600万株的用苗需求。苗木种类以丝棉木、白腊、五角枫等北方乡土树种为主,紫叶李、金叶国槐、美国红枫等优质彩叶树种也将被大量应用。林地造林用苗规格集中在6-12公分的中苗。此外,在道路绿化中,胸径为15-16公分的苗木用量也将较大。
资深苗木经纪人表示:鉴于平原造林工程对苗木质量要求为健康、无病虫害,对苗木姿态并无特别要求,且集中用苗量增加,或可有效去除苗木种植散户手中的二级苗库存。对于苗农来说,这可谓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随着各标段采购工作陆续开始,乡土树种价格也将会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山东“绿满齐鲁 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以宜林荒山、荒地、荒滩植树绿化为重点,整体推进山区、平原、水系、道路、城乡绿化美化。重点实施六大国土绿化工程:
以鲁中南山区、鲁东丘陵区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快宜林荒山、荒坡、荒地、荒滩植树绿化。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未利用土地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加强对未成林地、疏林地补植造林,促进植被恢复。到2020年,完成荒山、荒滩、荒地造林354.9万亩。
通过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名特优新林果生 产加工基地,提高名优林果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力争4年内退耕还果还林142.1万亩。
以鲁西南、鲁西北和鲁北平原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构建高标准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力争4年新建、改建农田林网化面积360万亩,完成新造林50万亩。
对全省境内铁路、公路等通道和机场、车站、港口等重要区域,坚持一路一景规划、乔灌草花结合、常绿落叶并重,着力打造以绿为主、多彩协调的森林生态景观带。4年内,全省提升改造绿化铁路里程2000公里,完善南水北调山东段沿线公里,新建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森林生态廊道1000公里,完成新造林56.7万亩。
对老化、退化和低效林分进行改造提升,对现有森林植被进行提档升级。4年内建设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30个,建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林6万亩,中幼龄林抚育400万亩,更新改造低产低效林150万亩。
开展山东省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创建活动,力争每年建成50个森林乡镇、500个森林村居。启动山东森林城市群建设,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
2017-2018年度,天津滨海新区计划启动城市绿化工程27446亩,投资约40.40亿元。
大力续建生态储备林,启动建设天津悦湾休闲公园等城市公园,并续建南湾岸线海岸线生态修复及景观保护工程。同时,滨海新区还将启动18254亩闲置建设用地绿化工程。
据了解,滨海新区将持续续建生态储备林工程,总面积约1668亩。将续建官港森林公园生态储备林工程一期,计划完成面积903亩;续建北大港水库生态储备林工程一期,计划完成面积180亩;续建津秦高铁生态储备林工程150亩;续建蓟汕与津滨高速互通立交区域生态储备林工程,计划完成面积约435亩。同时启动北大港水库生态储备林二期、官港森林公园生态储备林二期等项目。
在城市公园建设方面,新区将启动独流减河与津淄公路交口西南角的天津悦湾休闲公园建设,面积约46亩;建设中心商务区天碱文化中心公园工程,面积约202亩。
滨海新区将实施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续建南湾岸线海岸线生态修复及景观保护工程(滨海旅游区南湾景观基础设施工程),面积约480亩。
在道路绿化方面,滨海新区将续建、新建和提升25项道路绿化等工程,总面积约6375亩。主要围绕入区主要通道的重点道路实施,绿化建设以大绿为主,体现层次感、厚重感、色彩感。栽植行道树乔木,以国槐、白蜡等适合在新区生长的树干挺直且规格和分枝点一致的树木为主,其他绿地以栽植国槐、白蜡、金银木、金叶槐、太阳李、碧桃等耐盐碱品种为主,立交桥桥区绿化乔灌木搭配,节点可配置适量草花。将实施渔港道路绿化工程,拟新建绿化面积300亩;实施天津港东疆港区新港九号路道路绿化工程,提升绿化面积219亩;实施海滨大道西侧(商贸北-上高路)绿化带提升工程,面积约334亩;实施津汉高速绿化工程,面积约327亩;同时启动津歧公路西侧防护林绿化工程、滨保高速(滨海新区段)绿化工程、唐津高速绿化工程等道路绿化工程。
未来五年,辽宁计划完成人工造林650万亩,封山育林415万亩,森林抚育450万亩。除了造林绿化,全省林业部门还将全面做好林业改革、产业发展、资源管理等工作,确保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2%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3.41亿立方米以上的目标。
12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十九大迈向新征程”辽宁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发布会,辽宁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省林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
据省林业厅党组成员、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陈杰介绍,五年来,辽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11万亩,封山育林870万亩,飞播造林4.5万亩,森林抚育444万亩。开展以“小开荒”清退、超坡地还林、围栏封育等8项工程为重点的青山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706万亩。
全省14个市55个县(区)183个国有林场全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走在全国前列。东北地区首个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在本溪建成运营。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以林抵押贷款余额达40亿元,总额达85亿元,林业改革进一步激活了社会投资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护林员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了护林员工资待遇偏低,执法权限缺失,在编不在岗、拿薪不出全工等问题。
下一步,辽宁将依托国有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产业,壮大国有林场实力;推动全省护林员队伍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积极与金融机构配合出台相关政策,引领社会资本向林业产业和产品深加工投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业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和培育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同时,全力做好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和野外火源管控工作;扎实推进严打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加强监测预警和处置;做好森林采伐限额使用的监督检查和林地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不断强化候鸟等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
12月6日,安徽省发布2018年全省造林计划,确定明年全省计划实施营造林730万亩,加快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全面提升林业发展质量效益。其中,合肥市营造林任务为23.35万亩。
植树造林,功在千秋。今年,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圆满收官后,决定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明确了林业发展方向和发力重点。根据要求,到2021年,安徽省将完成人工造林300万亩、封山育林300万亩、退化林修复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35%以上;完成森林抚育2000万亩,年均增加森林蓄积量100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山区农民林业综合性收入年均增长10%。
明年,安徽省计划实施营造林730万亩。其中,全省人工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退化林修复60万亩,森林抚育550万亩。值得一提的是,在增绿的同时,安徽省还大力推进“林长制”。作为安徽全省“林长制”试点市之一,合肥市自今年6月起,已在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国有林场、江淮分水岭区域、主要山脉、大型水源地周边、生态廊道、城市大型绿地等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从安徽全省来看,“林长制”将于明年全面推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