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温州人还能在家门口接受美式教育,温州肯恩大学已经成为中美教育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其实早在百年之前,已有不少温州人走出国门留学。晚清时期,温州曾掀起一股留学热潮。因为地理和费用等因素,当时的大部分温州读书人都选择去日本留学,也有部分温州学子前往欧美深造。回国后,他们都成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百年前这批温州留美学子人才济济,创造过很多传奇:如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姜立夫,是中国第二位数学博士;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马星野,是我国首位赴美学新闻的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与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刘廷芳,是我国现代心理学史上第一批留学生;王国松出色的研究才能被载入康奈尔校史,仅用一年时间就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两年后再获哲学博士学位
高考刚刚落下帷幕,本期,选取十位温州有赴美留学经历的名人,带你一睹百年前温州那批留学生的风采。
近代中国赴美留学生中,第一个到美国留学并获得学位的是清末的容闳。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获文学士毕业,被誉为“中国留美第一人”。他还被尊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曾这样讲述自己留学的目的:“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温州目前可考最早的知名留美学生,应当是清末有“洋状元”之誉的瑞安人项骧。
项骧(1879-1944),字伟臣,一作渭臣,号微尘。他早年就读于由族叔项芳兰创办的瑞安方言馆。这是浙江省近代创办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创办时间比京师大学堂还早两年。
1901年,项骧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与邵力子、黄炎培、谢无量、李叔同等同班,是蔡元培的得意门生。1903年2月,由项骧发起,与马相伯一起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了震旦学院(复旦大学前身)。
1905年,项骧在京师译学馆翻译文稿,以稿费津贴赴美国留学,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科;190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TheExceptionsoftheTripartiteGovernmentalPowersinAmerica”,探讨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宣统元年(1909),30岁的项骧参加清廷留学生廷试,并于次年在殿试中得第一名,被誉为“洋状元”,授翰林院编修。
民国期间,项骧曾三度出任财政部次长,建立各项财政税务制度,为争取关税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不懈努力,受到政府明令褒扬。1930年我国沿海东南遭受大水灾,哀鸿遍野,项骧与美国总统胡佛有旧交,以私人名义致电华盛顿呼吁赈灾,获得救援。
项骧的女婿王超六任瑞安中学校长时,曾将岳父在美国留学时购置的整套《哈佛丛书》连同书柜捐赠瑞安中学已已图书馆。
姜立夫(1890-1978),原名姜蒋佐,字立夫,平阳县宜山区(今龙港市麟头村)人。他是一位对中国现代数学影响深远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姜立夫幼年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成长,14岁时被送到平阳县中学堂读书,不久,又到杭州府中学堂(杭州高级中学前身)学习。
1911年,姜立夫作为第三批“庚子赔款”留美生,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数学。1915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姜立夫又到哈佛大学研究深造。1918年在读研究生期间,他受聘为哈佛大学助教,担任奥斯古德(w.f.osgood)教授的助手。随后,姜立夫在导师库里奇(lidge)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非欧几里得空间直线球面变换法》,署名Chan-ChanTsoo(姜蒋佐)。1919年,29岁的姜立夫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20年,姜立夫回国创办南开大学算学系(数学系)并任系主任,这是中国大学中的第二个数学系。1949年8月又创办岭南大学数学系。他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如陈省身、刘晋年、江泽涵、申又枨、吴大任、孙本旺等。
1937年抗战爆发后,姜立夫赴西南联大理学院算学系,与陈省身、华罗庚等教授一起任教。陈省身曾说“在很多年的时间里,姜先生是中国数学界最主要的领袖”。西南联大算学系学生回忆:“南开数学系教师教学态度一贯认真,这是公认的姜老夫子(姜立夫)在上世纪30年代之前创办南开数学系后的历史传统。”
姜立夫积极主张数学的国际交流,除鼓励学生出国留学、翻译国外优秀数学图书外,还力促邀请外国数学家来华讲学。在他的推动下,30年代北京大学接连聘请德国数学家布拉施克(W.Blaschke)、施佩纳,美国数学家奥斯古德到校讲学,促成后来陈省身、吴大任、张禾瑞等先后出国留学,对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廷芳(1891-1947),字亶生,温州城区人,神学家、心理学家、翻译家、诗人。
他从温州艺文学校毕业后到上海求学,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预科。1913年转学美国乔治亚大学,次年获学士学位;接着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15年获硕士学位。1918年,刘廷芳在耶鲁大学神学院取得神学学士学位。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与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是我国现代心理学第一批留学生,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心理学家。
1920年归国后,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将他招至燕京大学任教。刘廷芳一改以往大学心理系将心理学和哲学共处状态,将心理学从中析出,独立成系并担任系主任。他还兼任北京大学教育系心理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科主任。他不仅是中华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创始人之一,还是国内系统翻译纪伯伦诗集第一人。1925年,刘廷芳主持了孙中山先生逝世祭吊仪式。他用英文所作的《请看吧,这里来了个白天做梦人》演讲,被收录在《英文古今名人演说集》(商务印书馆1925年5月出版)。
刘廷芳首开汉字心理学研究,系统探索汉字的学习和认知规律。他组织150名受试者展开两年时间测试,首次提出汉字作为一种图形文字的典型特点,迄今仍有重要意义。刘廷芳还发表有《婴儿的心理》,认为4岁左右的孩子是心理发展的最初年龄,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久远甚至不可挽回的。
1921年,在刘廷芳等骨干的发起下,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刘廷芳担任指导员。1937年,也是刘廷芳为主要发起人,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刘廷芳担任理事。两大心理学学会推动了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张鋆(1891-1977),字伯鋆,平阳鳌江人,中国现代人体解剖学开拓先驱、著名医学教育家。
1905年春,15岁的张鋆东渡日本,先是在东京海成中学读书,后考入慈惠医科大学。慈惠医科大学以全英文授课,是一所采用英美教学体系的学校。1911年毕业时,正逢辛亥革命爆发,张鋆返回家乡做了一年多的耳鼻喉科医生,后来又到直隶医专(河北医学院前身)任教。
1921年,张鋆在乡贤黄群的支持下,又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保送赴美国哈佛医学院进修,在著名解剖学家W.H.Lewis的指导下专攻人体胚胎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1925年,张鋆应黄群邀请,回温担任瓯海医院(温医大附一院前身)院长兼外科主任,在任一年多,卓有成就。张鋆还是上海医学院创始人之一,1928年在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医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务长、解剖学教授。
1933年,张鋆再度赴美留学,在美国纽约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和卡内基研究所(CarnegieInstitute)主攻人体组织学。在此期间,他当选为美国解剖学会正式会员。1941年,张鋆与助手齐登科在《美国人类学杂志》上发表了反响剧烈的论文《中国人脑沟回的模式》,驳斥了一些西方学者“中国人为”的谬论。
张鋆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为我国医学和解剖学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被称为中国现代人体解剖学拓荒者,所编的《人体解剖学》为全国医学院校教材。
1947年,张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教授,次年被聘为解剖系主任,成为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系的第一位中国籍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张鋆出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不久调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兼医学实验研究所所长。张鋆是我国解剖医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为近代解剖学在我国的引进,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姜琦(1885-1951),字伯韩,号柏盦,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早年家住城区三官殿巷150号。
他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得明治大学政治科学士学位。1922年,姜琦由教育部选派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师从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代表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1925年夏取得硕士学位。他还任丙辰学社(后改名中华学艺社)在美国东部干事。
姜琦先后留学日本、美国,精通日语、英语。姜琦从1915年担任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校长开始,先后担任过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上海暨南学校校长、上海浦东中学校长、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校长、湖北省立教育学院院长等,至1945年,姜琦先后担任过国内七所学校的校长(院长),其中6所为高校,教育成果斐然。
姜琦因出版有《中国国民道德概论》一书,被当时学界认为是“大有益于师校教育”之好书,得北大代理校长蒋梦麟极力推介,于1920年3月出任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姜琦上任后延聘朱自清、俞平伯、刘延陵等名师到校任教,不论教学、管理都取得出色成绩,深得师生拥护。在上海暨南学校任教务主任、校长时,姜琦拟订《国立暨南大学改革计划意见书》,将学校的商科扩充为五学系,表现出对高校教育改革的魄力和非凡才能。
姜琦早年还曾参加辛亥革命,是温州同盟会重要组织者、台湾浙江同乡会创始人之一。其学术以哲学和教育学为主,出版有《现代西洋教育史》等20余种著作,是国内西洋教育史专著第一人。
陈嵘(1888-1971),原名正荣,字任虞,后改学名嵘,字汝峥,号宗一,平阳县南雁镇雁山村坎头自然村人。他是中国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树木分类学家,中国近代林业的开拓者之一,首倡中国312植树节。
陈嵘出生于安吉县晓墅镇三社村(现安吉梅溪镇石龙村),13岁时父亲早逝。1904年,17岁的陈嵘回到家乡坎头村,进入致用学堂读书,学习经史、舆地、格致等课程;一年后转入平阳县中学堂就读。他勤奋刻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07年,在恩师陈黎青的介绍与帮助下,陈嵘前往日本留学,1913年毕业于东北帝国农科大学林科。
1922年,陈嵘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得到树木分类学家沙坚德、杰克雷德和威尔逊诸教授的热心指导,在阿诺德树木园(ArnoldArboretum)专攻树木学。1924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接着又到德国德累斯登萨克逊林学院进修一年。
1925年到1952年,陈嵘一直在南京担任金陵大学森林系教授、系主任,讲授中国树木论、造林学原论、造林学本论、造林学各论等课程。代表作《中国树木分类学》被国外誉为亚洲名著之一。1952年,陈嵘调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首任所长,一级研究员
1928年,陈嵘当时正任南京中山陵绿化园林规划设计主持者,受众人之托,进行科学论证并起草了变更植树节日期的报告,建议定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即3月12日为“植树节”,并由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把植树节从清明节改为3月12日,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另一方面则是陈嵘根据研究发现,3月12日前后在我国南方植树,成活率最高。所以,植树节定在3月12日,是陈嵘兼顾人文与科学两面的结果。这个时间被沿用至今。
倪文亚(1903-2006),乐清虹桥人。倪文亚先后就读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前身)、杭州宗文中学(今杭十中)等,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暨上海大夏大学教育科。
从大夏大学毕业后,倪文亚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他精研教育学理,熟谙法政精义,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在美国读研期间,倪文亚身兼多重社会职务,曾任纽约《民气日报》编辑,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会理事等。
1928年回国后,倪文亚在大夏大学、暨南大学任教授、系主任,其间还荣获韩国汉阳大学名誉法学博士称号。1947年,倪文亚任中央青年部部长。1949年赴台,1972年至1988年,倪文亚出任“立法院”院长长达16年。任上“立法院”通过了诸多民生法案,如《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广播电视法》《奖励投资条例》等,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科技产业、广播传媒业、企业的发展。
倪文亚是台北温州同乡会的发起人之一,担任过台北温州同乡会的常务理事、荣誉理事长等职务。
王国松(1902-1983),字劲夫,龙湾永中街道永昌堡人,是英桥王氏后人。他出生在温州城区五马街,父亲是一位普通银匠。王国松是我国著名电机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电机工程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创始人之一。
王国松小学时先后在私塾、大同小学、永嘉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今广场路小学)就读。1916年,王国松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在校期间,他年年考第一,连毕业考也是头一名。
1920年8月,王国松又以第一名成绩,进入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工学院前身)电机科,成为浙江省培养的第一批工科院校本科生。在校期间,王国松各学期总成绩也都是第一。1925年夏,王国松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助教。
1930年6月,浙江大学保送王国松参加公费留学考试。他脱颖而出,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电机工程。王国松惊人的“学神”体质令美国教授惊叹不已。一次学校测试,美国教授出了7道复杂难题,限时1小时内完成。王国松竟真能按时做完、答案全对,教授直呼“中国人聪明,了不起”。
在康奈尔,王国松仅用一年时间就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1933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王国松出色的研究才能被载入康奈尔校史,以致在1980年,以康奈尔大学校长为首的代表团访问中国时,曾提出要会见王国松。王国松是第一个到康奈尔留学的浙大学生,因为他出色的表现,令康奈尔对浙大学生十分信任,浙大毕业生一度被批准免试入学。
1933年8月,王国松学成归国,在这母校电机系任教,造就大批电工科技人材。他在浙江大学工作近60年,尽心竭力协助校长竺可桢办学,被竺可桢称为“中流砥柱”。1996年11月浙江大学与浙江省电力工业局共同倡议创建王国松教育基金。
马星野(1909-1991),原名允伟,小学时改名伟,后以“星野”为笔名,温州平阳人,新闻学者、中国新闻界泰斗。
马星野先后就读于平阳模范小学和平阳第一高等小学,1923年考入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初中部,后升入省立十中师范科。在省立十中(今温州中学)就读时,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正好担任马星野这一班的级任导师和国文教师。朱自清对马星野的作文十分赞赏,一次在他的作文卷后,引李商隐《宋玉》中的诗句“何事荆台十万家,独教宋玉擅才华”作为评语,一时在校内广为流传。
1926年,马星野进入厦门大学就读。林语堂时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后来,林语堂曾应马星野的要求,为“”开专栏,连续发稿长达四年之久,在华人社会反响很大。林语堂晚年恢复中文写作并定居台湾,离不开学生马星野的敦促与协助。
马星野获颁密苏里大学最高荣誉奖章后,与前校长EllisElmer携手在校园漫步
1930年,马星野留学美国,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成为我国首位赴美学新闻的留学生。旅美后,他取“星野”为笔名,名随文传,后便成正式用名。1934年,马星野从密苏里大学毕业,放弃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所的入学许可回国。
1984年4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马星野“杰出新闻事业终生服务最高荣誉奖章”。
马星野归国后,将“密苏里”模式传至国内,强调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1934年秋,他应南京中央政治大学之聘,在校讲授《新闻学概论》《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1935年负责筹建新闻系,出任系主任。抗战胜利后,马星野回到南京,出任社社长。1947年,他被选为新闻界代表,次年出席联合国首次世界新闻自由会议,会后访问美各大报社及通讯社。1949年,马星野随迁台,继续担任《》社社长。
马星野还曾获韩国汉阳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巴拿马共和国一等大绶勋章等。著有《新闻学概论》、《新闻事业史》等10余种。
张更(1896-1982),字演参,瑞安人,中国石油地质学家、矿床学家,我国石油地质教育事业创建人。
张更于192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地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学习成绩优异,是同学中的佼佼者。1928年,张更成为央大地学系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到两广地质调查所工作,1929年调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
张更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及地质研究所工作期间,成为所长、我国“地质之父”李四光的得意门生和有力助手。在李四光的授意和支持下,1934年张更考入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矿床学家林格仑(W.Lindgren)的学生。在美期间,张更还曾同朱森共同进行许多地区的地质、矿山调查,合著《环美漫记》。1936年至新中国成立前,他历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兼重庆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旧中国的大学没有石油专业。为了应对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到来,我国于1952年在清华大学成立石油工程系。一年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北京石油学院于1953年10月成立,张更任地质系主任。
张更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还是我国石油地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1954年,张更与前苏联专家扎巴林斯基共同首开“石油地质学”课程。1958年张更主编我国第一部《石油地质学》,1959年又主编《中外油气田地质学》,为当时中国高等院校地质系的主要教材之一,此后6次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