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6月12日至13日,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吉林长白山召开。与会专家回顾了CForBio发展历程,总结分享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共同探讨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研究的前沿问题。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了解到,截至2024年5月底,CForBio已建立29个大型森林监测样地和近60个面积1公顷及其以上的辅助样地,监测的总面积达789.39公顷,共监测了近3000种木本植物293.50万株。
“我们的森林生物多样监测网络会构建从种子、幼苗到成树的‘森林全生活史’。”CForBio组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磊在会上说,“我们还会采用定位、挂牌、测量等办法,对胸径大于等于1厘米的每棵树定位;对定位的每棵树挂牌进行身份标记;对挂牌标记的每棵树测量胸径,每5年复查一次,以此了解它们的生长动态。”
CForBio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于2004年建立,旨在长期监测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其变化及维持机制。目前,已在北方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及热带雨林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森林监测样地,较好地代表了中国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地带性森林类型。
与会专家表示,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森林动态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森林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与维持机制的重要研究范式。20年来,CForBio已经构建了多营养级结合、多监测技术方法融合、多时空尺度整合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体系。
目前,CForBio位于钱江源、西双版纳的监测站入选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同时,依托这一网络组建的子网中国“三位一体”(根-树干-叶片)树木物候监测网是首个国家尺度物候监测网络,吸引国内20余家科研院所参与,目前已建设完成32个森林物候监测网络站点,涵盖热带、亚热带、温带等气候类型下多种森林植被类型。
基于这些网络,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自2008年起出版大样地手册,已出版12本,提供了样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物种鉴定、种群分布图、个体数量及径级结构等信息。同时,我国学者陆续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例如证实了人们对物种灭绝的速率存在高估,实际速率只有现有研究结果的40%左右;提出了外生菌根真菌介导的亚热带森林多样性维持新机制,拓展了经典的物种共存理论。这些研究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升和全球变化应对等国家需求提供了科学数据、示范服务以及决策依据。
与会专家同时指出,目前CForBio建设仍面临样地的永续经营、海量数据的使用、科学问题的挖掘、研究能量的提升等问题与挑战,亟待进一步发展突破。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森林网主办,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为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吉林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协办。来自CForBio网络内外140多位代表注册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