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咨询热线:

0598-8591900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三明林木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丨逐绿前行绘新景

发布时间:2023-10-26 23:55 点击量: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民生任务和底线任务摆在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守护青山绿水的过程中,让生态“颜值”变成经济“产值”,绿水青山变成致富“靠山”,持续为三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走进三钢炼铁厂新1#高炉建设现场,整个产能提升项目已进入尾声,将于9月建成投产。

  今年,三钢集团三明本部计划投资27.583亿元新建2座195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设施,以置换原有6座高炉中的5座,特别是其中3座420立方米高炉。

  三钢基建技改部经理唐筑成表示,小炉生产,管理效率低,能耗指标高,而大高炉采用新工艺,能耗低,且新建项目全部采用最先进的环保设施,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根据测算,新建的1950立方米高炉炼铁工序能耗为360.88千克标准煤/吨,低于规定的400千克标准煤/吨能耗标准。

  近年来,三钢集团通过持续推进绿色创新发展,扭转了钢铁企业在人们眼中“傻大黑粗”的传统印象,实现了从“黑名片”到花园工厂、绿色钢厂的美丽蝶变。国家和福建省绿色工厂、福建省观光工厂、国家和福建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钢的绿色发展,为工业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

  这是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缩影。近年来,我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治污减排;依托省生态云平台,创新建立重点企业、重要水域三维实景监管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乡镇生态综合管护队伍,解决各类网格“九龙治水”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有序推动103个修复试点项目,完成投资51.18亿元……一步一脚印,在守护绿水青山的道路上,三明走得坚实而有力。

  生态持续向好、环境愈加优美,不仅是万千市民的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2022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6%,全省第三;全市综合水质指数1.5381,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第一;76个小流域断面水质全省第一;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分别有7个、5个县进入全省县级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排名前十名,数量均为全省第一。

  立秋时节,走进将乐县常口村,群山环绕,林木苍翠,金溪河水碧波荡漾,良好的生态成为常口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红利。

  2019年,江西客商徐良辉来到常口村考察,他发现这里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腐质绝佳,非常适合种植纽荷尔脐橙。以每亩地每年600元的租金,徐良辉从村民手中流转了800亩土地。去年,脐橙进入盛产期,算上地租和分红,徐良辉的公司共上交村里100多万元。

  好山好水不断引客来。从开发云衢山漂流、水上威尼斯等文旅项目,到打造皮划艇训练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再到初心馆、两山学堂、千亩纽荷尔脐橙“产学研”种植基地等项目的落地……常口村在“点绿成金”的小康路上越走越远,村民们的就业选择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常口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健全完善生态价值转换机制,因地施策,大力发展林业碳汇、森林康养、度假旅游等绿色经济,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经营性收入,村民吃上“生态饭”。 如今,常口村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从20多年前不足3万元提升至目前的185万元。

  这是我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的缩影。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资源,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碳票、林票等制度创新,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具体抓手,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为经济高质量注入发展新动能。

  走进“沙县小吃第一村”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一排排民居掩映在绿树之间,“寻根追味”小吃街上,扁肉、金包银、烫嘴豆腐等多种美味小吃的烟火气迎面扑来。

  站在家门口的小摊前,70多岁的俞邦村村民俞和传用厚实的木槌一下一下捶打着案上的扁肉馅。

  “这两年,来村里旅游、参观、考察的人越来越多,生意好时一天营业额有三四千元。”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俞和传喜上眉梢。

  近年来,俞邦村坚持以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流转土地800亩发展小吃配料原材料红芽芋、五指毛桃等特色种植业,打造沙县小吃原材料生产基地;注册“俞邦”系列商标,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网红打卡点、生态民宿、乡村夜景,进一步提升知名度与附加值;引入小吃文旅集团,打造多元化旅游线路……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广大村民畅享青山绿水带来的生态福利。

  如今的俞邦村,村域资源“活”起来了,集体经济“壮”起来了, 村民们在乡村发展中鼓起了腰包。去年,俞邦村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人均收入2.8万元,村集体收入50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沙县小吃、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等富民产业,为广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创造更多增收渠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去年,我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