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三明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中国大陆最靠近台湾的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6.8%,享有东南“绿海明珠”、“中国南方生态乐园”之美誉。三明还是全国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和全国闻名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下辖1市2区9县,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1/6,总人口268万。
三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1万年前,就有先民在三明境内繁衍生息。2000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的三明三元万寿岩,更是把古人类在福建境内的活动史追溯到18万年前。据专家考证,三明清流县九龙洞的“清流人”古化石与台湾“左镇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清流人”被誉为“闽人之源”为闽台同根同祖提供了实物资料。三国时代,三明地域就开始置县立署,至今已有1740多年,其中将乐县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7个古县之一。
三明钟灵毓秀,名人辈出。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和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及清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伊秉绶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三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幼时在故居种下的樟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三明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当年有5万人参加了红军、游击队、赤卫队;、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足迹。 “开明、清明、文明”是三明的城市精神。三明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研究,找准了三明的发展方向——将自己的建设与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结合起来,把三明建设成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旅游胜地。
三明是一个满目苍翠的海西重要旅游目的地。这里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这个星球上少有”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有被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大而逼,远而整”的永安桃源洞“一线天”;有犹如“神仙洞府”的中国四大名洞之一的将乐玉华洞……除此之外,还有宁化的客家祖地、三元的栲林健身、梅列的瑞云休闲、沙县的天然卧佛、建宁的莲乡花海、清流的温泉度假等。碧水、丹山、溶洞、森林、田园、古文化融汇于原始古朴的苍茫绿野,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画卷。 目前,三明市拥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品牌,34个国家级旅游品牌,59个省认可的旅游品牌,数量和等级名列福建前茅。
三明正在成为海峡西岸国家认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国家发改委批准了福建沙县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机场距离三明市仅19公里。该项目总投资4.9亿元,拟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成都、福州、厦门等城市航线,并承接港澳地区专、包机业务。随着机场建设的起步,三明将逐渐成为福建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海西加快发展的增长极、沿海辐射内地的前沿平台。
福建省提出“推进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的要求,省政协副主席、三明市委书记叶继革表示:“三明要勇当前锋,既要发挥连接内陆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又要发挥连接沿海承接辐射的前锋作用,努力建设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经济增长极。”
三明是福建省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福建省最大的钢铁、化肥、造纸、化纤、人造板、农药等生产企业,在冶金及金属制品深加工、机械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水泥建材产业等方面,资源丰富,基础牢固,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整体实力正在不断提升。三明市长刘道崎表示,依托正在改善的基础设施,抓住海西发展老区建设的机遇,发挥生态林业和福建重要工业基地的优势,加快打造冶金及压延、载重汽车零部件、林产工业、矿业和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构成海西生态效益型产业基地。
作为福建省的农作物主产区,三明粮食总产量约占全省的1/3,水果、食菌、烟叶的产量居全省前列,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烟区。目前,三明正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集群,争创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品牌。
目前,三明正以原材料开发为切入点,从药物中间体做起,向成品药、制剂和保健品、保健食品延伸,促进化学合成药和中成药做大做强,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植物药业基地。
三明还积极推进电网建设,加快电力发展,优化电源结构,壮大电力产业。建成闽西北第一座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一批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构筑东北对接长三角,西南连接珠三角,西北与华中地区相连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电网枢纽。
2008年三明沙县机场建成,以及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泉(州)三(明)、永(安)武(平)、永(安)宁(化)、建(宁)泰(宁)、三(明)厦(门)等多条高速铁路公路开通以后,将形成立体的快速交通网络,由此彻底解决了海西向西纵深推进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围绕规划建设中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闽中物流园区以及配套专业市场,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集散地。 海峡两岸林业合作城市
三明林地面积2841.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5%;森林面积2645.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竹林储量3.66亿株。森林资源总量占全省的1/3以上,活立木蓄积量是全国少数几个超过1亿立方米的地(市)之一,尤其是森林覆盖率遥遥领先,比全省高出13.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60.3个百分点。
三明是全国典型的集体林区。农民人均拥有的林地面积是耕地的10倍之多,全市现有林权的80%以上属于乡村集体和个人所有,林木林地资源是林区群众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为了更好地造福于全市人民,三明立足于解决好发展林业的产权和利益机制问题,真正让经营者有其山,植树者受其益,务林者得其利,为林业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从而确保三明林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融洽的人与自然关系。
三明是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2005年6月14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在三明市设立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并开设林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及中成药开发、森林食品加工、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苗木花卉繁育、森林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科技开发等6个功能区,构筑两岸林业合作交流平台、生产要素引进消化平台、林业改革创新平台,逐步把三明建成海峡两岸林业合作的新型区域、示范基地和重要窗口。
经过多年努力,三明林业产业产值和林产工业产值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三明的木竹及其它林产品产量约占福建省的1/3,逐步形成了造纸、林产化工、森林食品加工和家具生产及流通等5个产业体系,林产业加工基地已具雏形。农民户均从林业获得收益13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3左右。
到2007年,三明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举办时间在每年的11月6日-9日。在前两届展会上,三明共签订合同项目192个,利用外资和区外资金33亿元,其中已动工建设126个项目,年新增产值20亿元。第三届林博会上共有22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85.49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61项,总投资119.11亿元,利用区外资金149.28亿元。
三明是一座移民城市,三明人来自五湖四海。宣传部副部长洪华堂告诉记者,三明是先有工业,后有城市。三明市区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小小三元县,三家豆腐店,城里磨豆腐,城外听得见”就是当年的线年代中后期,福建省选择在这里进行重工业基地建设,相继建成三明钢铁厂、三明化工厂、三明重机厂等企业80多家,掀开了三明历史的新篇章。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艰苦创业,筑起了一座现代工业城市。之前,这里的人口只有5700多人。195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建设大军,拉开了建设三明工业城的序幕。
目前三明市区由梅列、三元两区组成,城市沿河而建。从城东到城西只有30分钟左右的车程,是个名副其实的玲珑都市。城在绿中,绿在城中,是三明市最好的写照。城市四面环山,沙溪河傍城流淌,给这座绿城增添了更多的灵润。虽已至深秋,但气候宜人。夜晚,站在沙溪河畔,灯火叠映河面,粼粼烁烁,有渔民泛舟垂钓。市民们沿河休闲,一派祥和景象。
三明的清晨是在鸟啼声中苏醒的。沿着明亮整洁的街道来到滨河公园,只见晨练的人们或健步而行,或舞剑推拳;退休在家的老太太们,组成各自的兴趣方阵,笑逐颜开地在歌曲中舞蹈。她们许多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此锻炼。
一位70多岁的雷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从河对岸过来,与老朋友们下下象棋、打打太极。这位40年前从浙江省来到三明水泥厂的老人对今天的生活非常满意。他说当年刚到此地时,这里的房屋也没几座,过河唯有一座浮桥。而如今三明城市人口已达28万。各种风格的楼宇林立。河上也已架起7座大桥,生活十分方便。虽然政府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关停了水泥厂,但妥善安置了职工。目前,雷大爷靠退休金生活,晚年生活无忧无虑。
目前,三明市林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9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6元。根据三明地处山区、农村人口众多这一实际情况,三明市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首要位置,并制定了五大工程,即富民工程、基础工程、素质工程、安居工程、保障工程,承诺为农民办好饮水、用电、道路、电信、广播等十件实事。叶继革指出,三明的工作要体现“民”字为先。三明76%的人口在农村,突出为民,就是要深入基层,搞好服务,用大农业的观点、工业化的理念、市场化的办法,搞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人数,三明市居福建省前列。
为了增加城镇就业,三明市在全省率先消灭家庭零就业,并将“爱心超级市场”全面升级为“爱心合作社”。今后,三明将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群众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务求在科技创新、教育水平、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和关爱困难群众等方面取得新成效。2006年,三明市再次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首次进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行列,沙溪两岸生态环境整治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在良好的生活生态环境下,三明市人口平均寿命达73.09岁。
三明市委、市政府坚信,未来的三明会发展得更好更快,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