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咨询热线:

0598-8591900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红绿两重衿 改革开新局三明之治2000字

发布时间:2024-06-16 12:10 点击量:

  福建省三明市持续提升“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城市品牌价值,不断充实丰富品牌内涵,多点多维筑牢品牌支撑。着力打造城市名片地标,12个县(市、区)全域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范围,完成中央苏区“风展红旗如画”陈列馆、红旗广场城市雕塑等项目建设。图为在红旗广场城市雕塑前,孩子们放飞手中的风筝。(林文斌摄)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认识三明的底色,要从毛主席的诗句《如梦令·元旦》开始。三明是革命老区、中央苏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是“扩红补给”的重要地区,是20多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

  4月下旬,记者一行来到福建三明,实地走访当地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置身三明城市文化广场,红旗雕塑格外醒目;环顾四周,无山不绿,无林不翠。漫卷的红旗与勃发的绿意相互映衬,“红绿交双”是三明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

  “三明之治”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在此发芽开花;林权改革,点绿成金,“绿色银行”实现生态惠民;剑指药价,破冰前行,三明医改经验成为典型;沙县小吃风行全国、走向世界;特色产业一县一品,鼓起山区百姓腰包……

  三明是老区苏区,也是欠发达山区,因开展三线建设而后设市,发展基础薄弱。老区何以振兴发展、旧貌换新颜?老区人民怎样脱贫奔小康?这座传统工业城市又是如何甩掉重污染的帽子?

  向三明人要答案,他们总要从20多年前说起——习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从1996年到2002年曾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走遍了三明的12个县(市、区),到过62个乡镇和村。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等方式,一如既往关注三明发展,牵挂老区人民。

  20多年来,三明市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和三明人民始终牢记习同志的嘱托和期望,传承红色基因,深深扎根老区,一代接着一代干,一茬压着一茬推进。昔日曾是“路隘林深苔滑”,今朝已是“路宽林茂粮丰”。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三明GDP(国内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172.6亿元增至2020年的2702.19亿元,2020年人均GDP在全国内地城市排名中位列第40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943户54,569人全部脱贫,3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

  不仅“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三明还通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生态美”。这座国家森林城市,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市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森林覆盖率近80%,2015年以来流域水质始终保持福建第一。

  “绿都”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三明是传统工业城市,以三钢为代表的钢铁、化工等工业,曾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治污,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2000年以来,仅三钢本部就投入近30亿元,新建环保设施和完成环保升级改造项目350余项。2017年,三明市更是在每年减少10亿元GDP、3000万元利税的情况下,开展三钢集团三化公司的搬迁、改造、转型工作。通过开展生态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倒逼企业真正增加环保投入、转型绿色发展。

  如今,三明的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石墨烯、稀土、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逐渐代替了钢铁冶炼、采矿、纺织等“傻大笨粗”传统产业,成为三明经济新增长点和新名片。

  三明是典型的山区市,连绵青山曾是革命年代的天然屏障。山林也是当地老百姓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时期,受制于旧有林业政策僵化、山林产权不清晰,满目青山被老百姓称作“不开门的绿色银行”。

  1998年,在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的永安市洪田村,掀起了一场“分山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避免了当时比较普遍出现的乱砍滥伐。2003年,福建省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明在全省率先完成明晰产权、发放林权证的主体改革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后,三明市继续深化林改,率先建立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机制,同时推出林权“按揭贷”“福林贷”“益林贷”等林业金融产品,推出“林票”制改革……这里也被确定为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林改经验在全国推广。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和体制破立。经济总量不大、财政也不宽裕的三明,何以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改革闯关的重任?用三明人的话说,三明医改也是一场“被逼出来的改革”——

  三明因工业而兴,退休人员比重较高,“未富先老”现象明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凸显,医保基金更是一度面临“穿底”风险。更深层的原因是,医疗、医药体制长期存在的顽疾,造成医保基金的巨大浪费,一些患者更是苦于“看冤枉病、吃冤枉药、花冤枉钱”。

  2012年,瞄准虚高的药价,三明打响医改“第一枪”,当年全市医药收入年均增长率就从15%降到了7%左右。以此为杠杆,三明进而实行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

  通过纠偏公立医院“以药养医”、打破医保管理“九龙治水”、不断理顺医疗管理体制,三明为破解医改难题进行了有效探索,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医生回归看病本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

  通过9年的改革探索,三明贡献了中国新一轮医改进程中备受瞩目的地方样本,“三医联动”“两票制”“一品两规”和组建医保局等举措,已先后上升为国家医改的顶层方案。

  位于三明沙县夏茂镇的俞邦村,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经过近30年的发展,沙县小吃不仅跳出“农门”,还走出“国门”。

  说起这一“国民小吃”,“小”与“大”,似对立又统一。沙县小吃曾经很“小”,“小作坊、夫妻店”是标配,“1元进店、2元吃饱”是经营者的最初定位;沙县小吃如今很“大”,已经遍布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门店超过8.8万家,从业者超过30万人,年营业额突破500亿元。

  “我们赣州也有遍布全市的连锁小吃店,但却没能像沙县小吃一样,风行全国,甚至走向世界。”4月23日,在实地观摩完俞邦村的沙县小吃美食街后,江西省赣州市苏区振兴办副主任缪小征有感而发。

  知名小吃全国都有,为什么就沙县小吃能从“地方小吃”进阶为“国民小吃”?首任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陈家禄总结说,“品种丰富、薄利多销、物美价廉、南北皆宜。”

  如果说林改是由村和村民自发形成的基层探索,三明医改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沙县小吃的成功则是上下结合——固然离不开外出闯荡村民的奋斗,也得益于政府的推动和支持。

  1997年5月,沙县召开了一场专题研究沙县小吃业问题的会议,下决心要将沙县小吃作为一个重点产业来发展。20多年来,三明坚持推动沙县小吃做大做强,走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之路。

  沙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黄福松曾提出一个问题:沙县小吃经营多在外地,与本地GDP总量增加关系不大,税收也交在外地,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去推动?他自己得出的答案是,小吃产业的发展,为经营者积累了财富,也为沙县发展带来颇具规模的资本积累,成为沙县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数据显示,依托小吃业的“放大”和“溢出”效应,沙县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长到2019年的20,528元;过去县城建成区面积只有6.7平方公里,现在超过30平方公里……

  一业兴而百业旺。如今,由小吃业拉动的中药材、食用菌等小吃配料种植基地就有6万亩,带动2万多农户从事种植业;家禽养殖、调味品生产等众多合作社相继成立,全县有76家食品加工企业,带动30万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