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简称《任务》),从加强医改组织领导、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等7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内容,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制定关于规范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扩大创新药支付范围。” 业内人士表示,这也为进一步推动保险与医药的融合、推进大健康全产业链的价值共创提供了更清晰的发展路径。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创新药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蓬勃生长期,新药获批数量逐年增加,上市速度大大加快。与此同时,伴随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常态化,上市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等待时间也大大缩短。然而,在国家基本医保“广覆盖 保基本”的大前提之下,一方面,仍然有20%的高值创新药械需要使用医保以外的多元支付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进院难、进院慢、自费比例高”等问题仍然存在,短时间内普通患者要应用到高值创新药并不容易。
如何真正打通创新药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重点,商业健康险则逐渐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其在促进创新药落地与健康产业升级中的价值。记者了解到,上海医保局去年7月就联合七部门发布《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首次提出要推动将更多优质的创新药械纳入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提升创新药械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今年以来,北京、广州等多地也密集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其中“拓展创新医药支付渠道,发挥商业健康险价值”被屡次提及。
在上海镁信健康科技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小栋看来,创新药品高昂的价格对医保基金的持续稳定运行形成较大挑战,大量高额创新药品的纳入也会增加医保基金压力,探索“1+N”的支付体系构建较为关键。其中,“1”是指坚持医保的主体地位,“N”是指在支付端,完善商业保险、患者自付、慈善基金、医疗救助等多方共付模式,多方高效协同,切实提升百姓获得感。
创新药械的上市潮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持续升温,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的渗透力也在逐年增强。由波士顿咨询、中再寿险、镁信健康共同编撰的《中国商业健康险创新药支付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显示,商业保险对于创新药纳入的绝对数量自2019年起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截至2023年,共纳入441种药品。其中,国内上市的肿瘤创新药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到 56%。上述《白皮书》显示,2023年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支付总额约74亿元,占整体市场规模的5.3%。相较于2019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总体支付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5%。针对罕见病、血液肿瘤等治疗费用高昂、可及性低的创新药,无论是赔付绝对金额还是渗透率,商业保险渠道均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看到商业健康保险巨大支付潜力后,众多药企亦开始积极与商业健康险公司开展合作。相关人士介绍,以“百万抗癌药”CAR-T细胞疗法为例,这种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法,虽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出其惊艳的治疗效果,但CAR-T的高昂成本仍旧是其进入医保目录的最大阻碍。目前,在我国获批的五款CAR-T疗法均在百万元左右。如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为120万元/针,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129万元/针,信达生物与驯鹿生物合作研发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116.6万元/针,即使是五款中价格最低的合源生物旗下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一针也需要99.9万元。在医保无法为CAR-T买单的背景下,目前多数CAR-T产品主要转向探索包括价值医疗、创新支付、商业健康保险准入等多元支付形式。
一些刚获批、因产能和价格等因素短期内没有进入医保计划的创新药也选择在前期拥抱多元支付,实现新药研发的惠民普及。如今年1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卫材中国递交的阿尔茨海默病1类新药仑卡奈单抗注射液,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批准仑卡奈单抗上市的国家。该药品适用于治疗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据卫材中国公布的信息,仑卡奈单抗注射液上市后预计定价2508元,即一个60公斤体重的患者月均治疗费用约1.5万元,年治疗费用约18万。这笔费用对普通家庭患者来说支出承压。为了解决药物可及性难题,近期卫材中国联手镁信健康等多方共同推出脑安康记忆守护计划,同样尝试通过医保以外的创新方式,构建打通阿尔茨海默病早筛、医、药、险一站式医疗服务体系。
此外,近年来惠民保、带病体保险等产品发展迅速,为罕见病、次标体、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了更深的健康保障,进一步打开了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医疗支付方的无限想象力。这些保险产品的一大革新之处在于它们打破了传统保险只“保健康人”的投保限制,不论是面对已患病群体、老龄人士,或是跨越不同职业领域的新市民,都能够依据个人独特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具体阶段及类型,享受到保障方案与专属服务,实现了对创新医药器械需求的精确诊断与有效对接。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许闲指出,宽松的投保要求可以让创新药械能够与受众人群更好的匹配,不仅提高了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也促进了医疗健康产业的均衡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一面是创新药械产业源源不断的创新驱动力,一面是急需缓解的患者经济负担,这其中商业健康险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伴随此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政策发布,商业健康险与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再次提速,为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认为,保险公司拥有大量的人群覆盖面,具备量大面广教育患者的能力,创新药一旦纳入创新性保险,使用量就会明显增加,以量换价支持药企发展。在这个逻辑线条中,保险公司同样受益匪浅,因为创新药的使用可以将更多患者纳入保障范围内,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管理,不仅可以防控疾病,还能提升再保险费率盈利空间,形成多赢格局。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朱俊生表示,深化医改为商业健康保险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与医药协同已成为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创新方向。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和药企应携手探索合规、可行性高、具有市场潜力的创新模式,完善制度环境,加强互动与交流,促进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