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咨询热线:

0598-8591900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三明林改主要内容三明贡献 从林改探索到两岸合

发布时间:2024-07-02 12:21 点击量:

  ●开拓创新,坚持不懈探索林业改革。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三明市按照“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办法,在全国首创林业股东会,被列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的典型之一。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明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加快推进林业“资源、资金、资产、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永安洪田村率先探索均山、均权、均利的林改之路,被誉为“中国林改第一村”。进入新世纪后,三明作为全国和福建省林改试点市,林改全面展开并在许多领域取得突破,全国林改研讨会、高峰论坛、林业投融资体制配套改革现场会相继在三明召开。2006年初,视察三明林区,赞誉“林改意义确实很重大”。

  ●产业引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实施品牌带动,1996年,永安林业率先上市;2008年,泰宁南方林业成为中国林产企业海外上市第一家,全市有4家林业上市企业,1个中国名牌、2枚中国驰名商标、4个国家免检产品。壮大产业集群,连续3年林产工业递增30%,2009年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产值175亿元,5年实现翻两番,林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发展新兴产业,建成中药材基地24万亩,年产值达25亿元,全国最大的雷公藤种质基因库落户泰宁县;2009年11月,国家林业局授予三明全国首家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称号。建设生态文明,三明森林覆盖率76.8%,建成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

  ●先行先试,积极开展两岸林业交流。2005年6月,国家批准三明市设立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2005年,创立每年开展一届的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现已成为全国四大林博会和海西三大涉农综合展会之一,共签约660项,总投资352亿元,利用区外资金322亿元;2009年5月,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三明务林人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实践,在三明区域建设中全方位探索出了成效突出的“三明模式”。

  踏上革命老区福建省三明市这片热土,汽车一直在崇山峻岭间穿行。即便是路过一个个新兴的城区,举目四望,依旧是满眼蜿蜒的山脊线和郁郁葱葱的翠绿。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当年,这首在反“围剿”行军途中吟就的《如梦令·元旦》,既是对三明老区如火如荼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当年老区人民生活的艰辛。

  忠诚永在是信仰。在革命前辈战斗过的三明大地,文明、清明、开明的三明务林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响应改革先锋项南“念好山海经,黄土变成金”的号召,历经20多年探索集体林区改革试验、探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融入海西建设创新两岸林业经济合作模式,使三明的青山更加清秀,森林更加茂密。如今,森林覆盖率高达76.8%,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252亿元,三明市被誉为“绿海明珠”。

  三明市在林业经济强势发展的助推下,一座座现代化的新兴城镇和秀美乡村正拔地而起,一个个如诗如画的森林公园和旅游景区正相继建立……

  1988年初,国务院将三明集体林区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后,三明务林人对集体山林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折股联营、经营承包”的办法,在全国首创村林业股东会,重构集体林区基层林业经营主体,对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被中央认定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1996年,在全国创立首家以经营森林资源为主要对象的上市公司——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泰宁南方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纽约泛欧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在欧洲上市的首家林业企业。

  2003年5月,福建省林业厅高度肯定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将这一“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在全省推广。

  2004年4月23日,国家林业局确定三明为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05年底,三明在全省率先完成明晰产权的主体改革任务。2005年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讨会、2006年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峰论坛、2007年全国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现场会相继在三明市召开。国家六部委调研组和中央18家新闻媒体先后到三明市调研、采访,并作专题报道,永安市洪田村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

  2006年1月13日,视察永安,赞誉“林改意义确实很重大”。

  2005年6月,国家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这是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永久落户三明市的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成为全国四大林博会和海西三大涉农综合展会之一,是海峡两岸林业和经贸交流合作的盛会。

  三明市林业局的历任领航者,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三明务林人和广大林农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挖掘潜力、促进发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靠赤胆忠诚,用使命意识、变革意识、执行意识、责任意识和探求意识,以大项目、大产业、大协作的聚合效应,生发成林业规模经济的裂变效应,在三明区域建设中全方位探索出了成效突出的“三明模式”,进而升腾为“项目管理,模式引导,两岸合作,一线落实,产业提振,林兴民富”的三明经验。

  上世纪80年代初,充满理想的三明务林人抓住“林业三定”的历史机遇,借鉴农村联产承包的成功经验,探索集体林区改革试验之路,自觉担当起了解放林业生产力、兴林富民的历史重任。

  1988年至1992年,三明林业重点从资源、资产、资金、体制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试验。

  培植资源,探索出了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新制度。探索“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制度”、“杉木马尾松大径材培育制度”和“林木抚育间伐配套政策措施”等。1989年底,三明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宜林荒山造林绿化,把造林营林工作重点转向提高森林资源培育质量上来,加大中幼林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力度,加快树种结构调整,大力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全市累计建成速生丰产用材林545万亩,其中大径材培育基地96万亩。三明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示范点、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

  重视资产,探索出森林资源资产流转的方式方法。三明市先后进行了“森林资产建账制度建设”、“林木资产评估实践探索”、“培育完善森林市场”和“推进林纸林板结合”等内容的探索。在全省率先建立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促进了森林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并为福建省制定颁布《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提供了实证依据。

  盘活资金,探索出林业资金征收使用管理的新制度。三明市先后进行了“林业基金使用制度改革”、“源头预征木材规费改革”和“按面积分地类源头征收笋竹规费改革”等探索。规范育林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增加了育林基金的生产性支出比重,提高了育林基金使用效益。

  改革体制,探索建立了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新体制。他们先后进行了“建立竹业管理新体制”、“建立林科教结合新机制”和“建立现代林业企业制度”等内容的探索。全市组建市、县、乡、村四级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并抓住林科教结合的关键环节,依托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创办三明市林业技术管理培训中心,为林农培训林业实用技术。

  1993年至2002年,重点在围绕林业分类经营、林业政企分开、集体林经营体制、木材流通体制和林业税费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突破。

  ——林业分类经营改革。1996年,国家林业局将三明定为全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试点。2001年,三明市在全省率先完成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全市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714.2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5.13%。2001年底,三明市被列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改革增强了林业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了森林生态功能的进一步改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林业政企分开改革。三明市在创立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经验之后,先后有7个县(市)林业主管部门解除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隶属关系,并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

  ——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1999年,三明市针对林业股东会普遍缺乏生机和活力的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明晰产权、分类经营、落实承包、保障权益”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林业生产责任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市共有1705个村完成改革任务,改革涉及山林面积2364.9万亩,均占应改总数的98.6%。

  ——木材流通体制改革。从2001年开始,三明市实行木材自主经营、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环节,使林农的经济利益得到最大保证,进一步调动了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

  ——林业税费制度改革。三明市在权限范围内,通过规范税费项目,降低计征价,减轻木竹生产经营税费负担,增加林农收入。从2001年开始,全市规范笋竹经营管理和统一税费征收标准。2003年全市规范木材生产经营税费征收项目及标准,木材生产经营实行统一的税费计征价,木材税费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从原来的47.3%下降到24.5%,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者平均每立方米木材可增收200元左右。

  自2003年开始,三明林业按照福建省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围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林产加工产业集群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在全省率先完成明晰产权的主体改革任务,随后把工作重点转向成果巩固和深化配套,在林业服务中心(要素市场)建设、林权抵押贷款、林木林地产权流转规范、林农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林农技术培训、商品林采伐制度改革、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机制创新等许多领域取得积极的进展。

  历经三大阶段21年的改革试验,三明变成了一颗“绿海明珠”。三明林地面积达284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82.5%,提高了0.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76.8%,提高了13.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竹林储量3.8亿株,分别增加了800万立方米、1.13亿株。

  三明富起来了。连续3年,三明市的林业生产总值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增速和总量稳居福建省第一,成为三明市第二个超百亿的产业集群。

  三明务林人结合集体林区改革试验,迈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他们用务林人的忠诚科学设计“均山、均利、均权”的集体林权改革,鼓励引导永安市洪田村村民“分山林、建合作组织”,使三明农民再一次成为山林的主人。

  三明市共组建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845个,覆盖面积2120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80%,其中经工商登记注册的林业专业合作社156个。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有效化解了广大林农所遇到的产品购销难、林业信贷难、政策对接难、科技服务难、经营管理难等难题,最终实现了“林农得实惠、林业得发展”的终极目标。

  2009年,三明市新增林权抵押贷款4.5亿元,累计抵押贷款37亿元,惠及林农5327户。健全完善12个县级林业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组建79个乡镇分中心,成立10个森林资源评估机构;新收取林地使用费1467万元,累计收取总金额1.8亿元,覆盖面87.9%;办结处理权属争议及经营权争议案件78件,涉及面积2万亩。

  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1月,是三明发展林业产业的结晶。集团于1996年12月6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家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上市公司,是大企业带动模式的示范。

  创建顶尖品牌。永安林业集团总资产超过10亿元,经营森林181万亩。结合三明林业改革试验,集团“以森林培育为基础、以人造板加工为龙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战略和“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经营理念,形成了集“森林培育——木材采伐——中纤板——木地板”为一体的林业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集团主打产品——永林蓝豹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建材行业为数不多的顶尖品牌之一。

  三明以林业产业规划为先导,以原料林基地建设和加工园区、物流运输为突破口,加快林业产业综合开发,使林业产业向中度和精深发展,构建新兴林业产业体系,全力搞好家具制造、物流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青山纸业、永安林业这些承载着开放梦想和海外目光的平台,聚合效应正逐步显现,多元化发展的林业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福建永安是我国南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林业改革示范区,在三明市林业局指导下,重点开展四大示范工程建设。

  100万亩生态公益林保护示范工程。为扩大天然林保护规模,他们建立有效机制,逐步提高补偿标准,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完善林业生态体系。三明市林业局指导永安市在原有80万亩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作出保护天然阔叶林规划,将分布在重点区位、生态功能脆弱的20万亩山场地块加以保护,从财政中划出专项资金,对林权所有者给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200万亩商品林科学经营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当地优越自然条件,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经营手段,推进100万亩速丰林、100万亩竹林经营示范建设,提高森林质量和资源总量。重点推进造林良种化、营林机械化、林业信息化,建成速丰林高效经营示范、竹林高效经营示范、珍稀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实现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100亿元林业产业升级示范工程。重点建设竹材加工中心、木材加工中心、林业物流中心和林业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林业产业建设示范区。在新兴产业基地方面,优先发展金线莲等药用植物的种植加工与竹叶黄酮、青钱柳、桉油等产品提纯,加快成品药、制剂和保健品、保健食品等终端产品开发,加快开发以笋竹、食用菌为主的森林食品,建设国家级林业产业实验基地。

  新农村建设机制创新示范工程。正确处理林业改革发展与稳定、兴林与富民、生态与产业、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以利益公平促和谐、以民主管理促和谐、以素质提升促和谐。建设完善生态教育及林改品牌文化示范基地、大径材培育及竹海景观现代林业走廊,打造桃源洞、九龙竹海等国家级生态旅游品牌,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在这样的模式下,林木资源得到发展,林业产业得到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生态景观得到开发,生态文化得以繁荣。三明林业迎来的是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春天!

  引进高科技,种草也致富。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霞岭村农民范祖竹的荒山坡地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味。

  2009年春天,他与森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种植合同,按要求种植的50亩生物制药植物种植——“互叶百千层”,长势很好,秋季每亩净利润2000元。

  “互叶百千层”是国外引进项目。这种属桃金娘科白千层属的植物,株高可达6米,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生物制药植物,新鲜枝叶和树干提取的茶树精油是强效的抗菌剂及免疫激活剂,广泛应用于制药、日化、食品、香料等行业。

  我们走进尼葛工业园互叶白千层深加工基地——福建省森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吸到的是一股浓浓的清香味。森发公司投入资金4100多万元,建设2000多亩原料基地,建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在引进的加工生产线上试产成功,为林农增收增加了一个新渠道。

  三明市鼓励全市合理利用荒山坡地,复垦种植互叶百千层,扩大林业用地面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2008年8月,永安市政府专门下发通知,实行合同订单保价收购、垫资服务保障种苗、贷款贴息金融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农民以产业发展的推广形式种植互叶白千层。从2008年底至2009年春,永安共推广种植互叶白千层经济作物面积5000亩。

  三元区吉口林业采育场的实验林里,满山遍野都是多层次的立体种植。高大的杉木林下,分层次种植草珊瑚、鱼腥草、桂花树。山脚下的沟边地被用来开发作为育苗基地。

  他们把这种模式的推广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到周边林农。每天来林业采育场参观、咨询、订苗的林农络绎不绝,现已有400多户林农参与草珊瑚的种植,面积近2000亩。

  2006年8月,三元区吉口林业采育场依托三明学院和复旦大学合作的学术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场区内成立了元吉天然药用植物良种繁育示范中心,开展以草珊瑚为主的中药材引种驯化、良种繁育、示范推广林下套种工作。仅3年时间,吉口药用植物基地已初具规模,初步筛选草珊瑚、黄花远志、七叶一枝花等8种植物进行繁育试验,培育草珊瑚实生苗100多万株,建成近自然药材标准化种植栽培示范区2000多亩。

  试验表明,生态公益林下套种草珊瑚效益好,亩产草珊瑚干品可达150公斤,按市场收购价格每吨6000元,亩产值可达900元。

  林下种植草珊瑚,既缓解了社会对草珊瑚药材原料的需求矛盾,又有利于树种的多样化和异地保护。通过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林农进行生态公益林下综合开发,为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出路,破解了生态公益林养护难的问题,调整了林业产业结构,提高了林农的经济收入。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黄璐琦所长带领6位专家对三元草珊瑚基地考察后说:“在天然林和人工林下种植草珊瑚,不与农林争地,有利于生态林保护,又可增加林地收益,达到GAP栽培的目的,是值得推荐的好模式。”

  一海之隔的宝岛台湾,同胞们创造的精细化农业举世公认。他们的农林业产出率高;台湾家具业世界闻名。

  三明林业21年的改革探索,最终追求的是三明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富裕。近8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把办好林博会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海西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作为承载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对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大陆唯一的两岸林业交流合作的展会平台,培育林业产业市场主体,成为全国四大林博会之一。

  三明林博会有力地推动了三明乃至南平、龙岩、宁德等福建的革命老区、山区、林区,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密切了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多点多面的支撑。

  2003年6月24日,三明市林业局组织全市林业管理部门和规模林业企业,到福州市举办三明林业投资贸易洽谈会。2004年移师三明,举办三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商品展销会。两场大型展会,吸引了多家台商和中国大陆大亚集团等优商优资到三明投资办厂。

  2005年6月26日至28日,三明务林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机关与基层合力,领导与职工同心,高质量完成了这一由福建省林业厅、省台办、省外经贸厅和三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林业局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和台湾木材同业公会为支持单位的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合作暨投资贸易洽谈会,这是三明林博会的首届。

  从2007年第三届开始,三明林博会上升为国家级,由国家林业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台办、商务部为支持单位,由福建省林业厅、省台办、省外经贸厅、省海峡办和三明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华两岸农牧渔经贸暨科技文化发展促进会、台湾家具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原住民族产业发展协会、台湾嘉农农业发展基金会、金马两岸交流协会5家社团机构联办。在第三届展会上,到会嘉宾客商1680人,其中台商486人,签约林业合同项目92项,总投资29.08亿元,其中合同台资项目12个,合同利用台资6173万美元;林产品等商品交易10.38亿元。

  这样的林博会,三明先后举办了5届。5年前第一次办林博会时,三明的林业产业还很弱小。经过5年的科学规划和辛勤建设,如今已建成了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三明林业产业逆势而上,举全市之力成功地举办了第五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并把合作领域向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工矿业、建筑业、旅游业等产业延伸,合作区域从海西20个市向香港、澳门和国内其他省(市、区)及国外拓展。

  第五届林博会在注重林业特色的基础上,以促进冶金压延、林产加工、矿产品加工、机械与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五大产业集群发展和纺织、化工、建材三大传统产业提升为目的,突出对台、突出项目,推介项目300项、签约230项,总投资1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