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咨询热线:

0598-8591900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三名科学家因破解蛋白质结构密码分享2024年诺贝

发布时间:2025-01-01 09:26 点击量:

  10月9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戴维·贝克、英国伦敦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层思维”的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新华社记者彭子洋 摄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9日电(记者郭爽)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戴维·贝克,以及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的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以表彰他们破解了蛋白质神奇结构的密码。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汉斯·埃勒格伦当天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他宣布,将该奖项的一半授予贝克,以表彰他对计算蛋白质设计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哈萨比斯和江珀,以表彰其对蛋白质结构预测作出的贡献。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通常由20种不同氨基酸组成。诺贝尔化学委员会海纳·林克指出,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两个发现在生物化学领域开辟了无限可能性。其中,贝克成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壮举,构建了全新的蛋白质种类。哈萨比斯和江珀则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了一个50年的梦想——预测蛋白质的复杂结构。

  10月9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戴维·贝克、英国伦敦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层思维”的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新华社记者彭子洋 摄

  贝克1962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1989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为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教授。哈萨比斯197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2009年获得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学位,现任“深层思维”首席执行官。江珀1985年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201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深层思维”高级研究科学家。

  贝克当天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获得这一殊荣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蛋白质结构预测真正凸显了人工智能的力量,使人们得以将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蛋白质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的能力和准确性。

  今年三个诺贝尔科学奖项中的两项均与人工智能相关。此前,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方面做出基础性发现和发明的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委员会评委邹晓冬当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诺贝尔化学奖关注化学领域的“发现”和“革命性进步”。得益于今年的获奖成果,人们现在可以设计蛋白质,还可通过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革命”。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30日,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发布——晒晒中国空间站的亮眼“成绩单”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近日公布修订后的《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结构和规模。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