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咨询热线:

0598-8591900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三明林木网-景观苗木-花卉盆景
邮箱:59896898@qq.com
手机:
电话:0598-8591900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福建省新闻战线融媒体业务能力竞赛作品展示 改

发布时间:2025-01-16 19:46 点击量:

  40多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个鲜红的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你知道吗?福建也有一个“小岗村”,26年前的一场关于“山要不要分”的村民代表大会,开启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声,这场“从山下转向山上”的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这个村子就是三明永安洪田村。这场村民代表大会被定格在一张林票上。

  “均山、均利、均权”,从洪田村燃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星星之火,开启了燎原之势,推动三明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也为后来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

  这场“唤醒沉睡的群山”的林改,充分诠释了“青山变金山”的道理,为全国林业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6年,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再动员再部署。

  集体林地分山到户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出现了。简单说,林农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单家独户经营困难。怎么办?答案也在这张票里头。

  2019年底,三明在全国首推“林票”,率先开展以“合作经营、量化权益、市场交易、保底分红”为主要内容的林票制度改革试点。

  具体做法是,由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共同出资造林或合作经营现有森林,把合作经营林地林木资产折资量化,以林票的形式发放给林农。

  村民不需要出钱出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收益更高。林票的发行,把未来十几二十年的钱,揣到现在的裤兜里。

  “林票制”激活了林地。村子与国有林场进行合作经营,林地不用自己管,村民该得到收益一点都不少,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林农变股东。

  林票是非标准化金融产品,只能在村民之间流转,无法在交易场所交易。于是,“林票2.0”在2023年诞生了。它是三明依托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开展森林资源要素化、资本化、金融化的交易品种创新研发而形成的。

  此前,林票主要发放给林农,而“林票2.0”主要面向国有企业,以更好地发挥他们对周边林农的带动示范作用。有了“林票2.0”,社会资本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过金融产品投资林业,也更好地回答了“钱从哪里来”的“林改之问”。

  在三明,和林票形成协同互补作用的还有一张票。这张票让昔日的“砍树人”变成今日的“护林人”,真正实现了“不砍树也能富”,这张票就是林业碳票。

  它将林木的固碳量换算为减排量后,以“票”的形式发放给所有权人,相当于每片林子的固碳功能可以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身份证”。

  2021年5月18日,将乐县常口村领到了全国第一张碳票。这张编号为“0000001”的碳票,涉及3197亩山林,经测算监测期碳减排量为12723吨,总价14万元。

  碳票的出现,让过去变现只有砍树一条路,变成了现在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延绵青山已逐步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绿色银行”。

  改得“票”亮,一个“改”字赋予了“靠山吃山”的新内涵,这场发轫于三明的林改逐步走向八闽大地

  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福建破解了集体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初步建立起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业经营新机制。

  福建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63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651亿元,是原来的12倍,位居全国前列。福建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森林蓄积量达8.1亿立方米,比二十多年前翻了一番多。

  这场历时四十余年的改革改得漂亮。当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回顾三明林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我们从历史的跫音中坚定脚下的道路。

  这份写在绿水青山的答卷,仍在继续……(林堃 张旭 苏奕斌 王鹏程 林颖 陈雅婕)